【词语】 嘲讽
【全拼】 cháofěng
【释义】
  • 嘲笑讽刺。

    宋苏轼《送李公恕》诗:“酒酣箕坐语惊众,杂以嘲讽穷《诗》《骚》。”宋张耒《神运殿望香炉天池等峰》诗:“再往堕渺茫,猿鹤应嘲讽。”清捧花生《画舫馀谭》卷一:“演未半,伶人以小故迕主人,主人誚让之。伶人暗於宾白中事嘲讽,主人忿甚,几至用武,竟不欢而散。”巴金《春》三:“‘这就是我们高家的教育!’觉民嘲讽地插嘴道。”

  • 指嘲笑讽刺之语。

    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东野用思艰涩,同於昌谷,时有嘲讽;然千篇一格,近於隘者,固非大家。”徐迟《哥德巴赫猜想》五:“善意的误会飞入他的眼帘。无知的嘲讽钻进了他的耳道。”

  • 【例句】 1、他听到她那些嘲讽的话而感到屈辱.
    2、 她脸上有一种嘲讽的表情。
    3、 这是对米丝一生的最后嘲讽
    4、 他向我转过身来,脸上露出一种傲慢的、嘲讽的微笑。
    【近义词】 1. 嘲讽 - 挖苦

    【挖苦】释义:

  • 用刻薄的话讥笑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説是测字先生看《经世文编》,看来他还想做官,还想大用呢。从此就三三两两,时来挖苦。”《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施藩臺文理虽不甚清通,然而极爱掉文,又喜欢挖苦。因为萧臬臺是江西人,他背后总要説他是个锯碗的出身。”巴金《秋》十二:“大表哥,你在挖苦我,我哪儿说得上用功。”

  • 2. 嘲讽 - 讥刺

    【讥刺】释义:

  • 讥评讽刺。

    《汉书·刘向传》:“向自见得信於上,故常显讼宗室,讥刺王氏及在位大臣。”《南齐书·文学传·丘巨源》:“高宗为吴兴,巨源作《秋胡诗》,有讥刺语,以事见杀。”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隐》:“诗文凡以讥刺为主,虽荒祠木偶,莫能免者。”茅盾《追求》八:“他立刻回答了一篇极蛮横的反驳,其中很有些对于曼青个人的讥刺。”

  • 3. 嘲讽 - 讥嘲

    【讥嘲】释义:

  • 讥讽嘲笑。

    宋司马光《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既处讥嘲地,谁为长厚人。”清梁章鉅《退庵随笔·躬行》:“君子之文,以不磨灭为幸。非君子则以不磨灭为不幸;使后人一番瀏览,一番讥嘲,不如磨灭之乾浄矣。”艾芜《流离》:“有的又现出不满的样子,讥嘲地说:‘真是!五千元一碗的干饭不吃,要出来喝五千元一碗的清米汤!’”

  • 4. 嘲讽 - 讥笑

    【讥笑】释义:

  • 讥讽嘲笑。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五》:“呜呼!世俗之宾方抵掌而击之,以为讥笑,岂不哀哉。”宋苏舜钦《答韩持国书》:“羸马敝僕,日栖栖取辱于都城,使人指背讥笑哀悯,我亦何颜面,安得不谓之愁苦哉!”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章:“郭主任,你看,生宝他们的生产计划能做到吗?村里好些人讥笑哩!”

  • 5. 嘲讽 - 讥讽

    【讥讽】释义:

  • 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指摘或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

    唐韩愈《石鼎联句》序:“刘与侯皆已赋十餘韵,弥明应之如响,皆颖脱含讥讽。”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二折:“它将那情词数闋相讥讽,引的我一点芳心动。”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章:“郭祥刚要举步,它又讥讽地叫:‘郭祥,今天是你胜利了,还是我胜利了?’”

  • 6. 嘲讽 - 讽刺

    【讽刺】释义:

  • 以婉言隐语相讥刺。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刺者,达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事叙相达,若针之通结矣。”唐高骈《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诗:“依违讽刺因行得,澹泊供需不在求。”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别人走路的样子,好像对梁建也是一种嘲笑和讽刺。”

  • 文艺创作中的表现手法之一。用讥刺或嘲讽的笔法,描写社会生活中的种种。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

  • 【反义词】 1.嘲讽 - 赞赏

    【赞赏】释义:

  • 亦作“賛赏”。赞美赏识。

    《北齐书·元文遥传》:“暉业尝大会宾客,有人将《何逊集》初入洛,诸贤皆赞赏之。”清金志章《因树亭观唐明皇磨厓碑》:“手摹口诵极賛赏,忽忆往事心神忡。”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十六:“‘真是个好地方呀!’巧珠奶奶赞赏地说。”


  • 【相关词】 冷嘲 冷嘲热讽 冷嘲热骂 冷讥热嘲 吟嘲 呕哑嘲哳 呕哑嘲哳难为听 咏嘲风月 咏月嘲花 咏月嘲风 啾嘲 嘲亵 嘲剧 嘲叱 嘲咍 嘲咏 嘲咻 嘲哂 嘲哮 嘲哳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