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不雠
【全拼】 bù chóu
【释义】
  • 亦作“不仇”。

    1.不回答。《诗·大雅·抑》:“无言不讎,无德不报。”朱熹集传:“讎,答。”

  • 不相等。

    《新唐书·信安王李袆传》:“褘功多,执政害之,赏不讎,为当时所恨。”

  • 无征验;不实。

    《汉书·郊祀志上》:“五利妄言见其师,其方尽,多不讎。”颜师古注:“讎,应当也。不讎,无验也。”《明史·宦官传二·陈奉》:“奸人訐奏,语多不讐。”

  • 不售。

    《逸周书·小开》:“汝恭闻不命,贾粥不讐,谋,念之哉!”朱祐曾校释:“讐、售古今字。”汉贾谊《新书·春秋》:“酤家不讎其酒,屠者罢列而归。”

  • 【例句】
    【相关词】 .不管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帏叹何益? “上帝不掷骰子”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不谨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安石不出,如苍生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措手不及”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