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不祀
【全拼】 bù sì
【释义】
  • 不祭祖先。

    《孟子·滕文公下》:“葛伯放而不祀。”赵岐注:“放纵无道,不祀祖先。”《史记·周本纪》:“於是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

  • 无人奉祀,比喻亡国或绝后。

    《左传·文公五年》:“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晋卢谌《赠刘琨》诗:“夫差不祀,衅在胜齐。”清戴名世《徐节妇传》:“徐氏之祸,可不谓烈哉!微节妇,徐氏不祀矣!”

  • 【例句】 1、究其缘故,主要是因为其形象乃泊来于佛教文化,其资格终厕于“国之典”,其寓意已演成为人们刺世嫉邪的矛头指向。
    【相关词】 .不管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帏叹何益? “上帝不掷骰子”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不谨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安石不出,如苍生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措手不及”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