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子不似父。
《礼记·杂记下》:“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于其国……主人对曰:‘某之子不肖,不敢辟诛。’”郑玄注:“肖,似也。不似,言不如人。”《史记·五帝本纪》:“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司马贞索隐引郑玄曰:“言不如父也。”后用以称子孙之不孝。巴金《秋》四五:“他们这些不肖子弟拿了爹的钱,又不听爹的话。”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好,我说过,我说过,我是为我这些不肖的子孙才说的。”
不相象。
清黄宗羲《赠黄子期序》:“有慈豁霞生者,无所传授,多为村落传神,无有不肖。”
不成材;不正派。
《礼记·射义》:“发而不失正鵠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孔颖达疏:“不肖,谓小人也。”《韩非子·功名》:“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汉书·武帝纪》:“代郡将军敖、雁门将军广,所任不肖,校尉又背义妄行,弃军而北。”颜师古注:“肖,似也。不肖者,言无所象类,谓不材之人也。”宋苏轼《上富丞相书》:“翰林欧阳公不知其不肖,使与於制举之末,而发其猖狂之论。”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六:“留日学生中也确有一些不肖之徒,见利忘义,以致被它软化。”
自谦之称。
《战国策·齐策二》:“今齐王甚憎张仪,仪之所在,必举兵而伐之。故仪愿乞不肖身而之梁。”唐韩愈《上考功崔虞部书》:“愈不肖,行能诚无可取。”《辽史·耶律阿息保传》:“不肖适异国,必无生还,愿公善辅国家。”阿英《关于瞿秋白的文学遗著》:“不肖罪孽深重,祸延笔名陈笑峰。”
【孝顺】释义:
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国语·楚语上》:“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晋袁宏《后汉纪·安帝纪上》:“观人之道,幼则观其孝顺而好学,长则观其慈爱而能教。”《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这张主管是个本分之人,况又是个孝顺的,听见娘説,便不往铺里去。”老舍《柳家大院》:“可是,爸爸‘文明’,儿子也自然是要孝顺了,打吧!”
指以财物贿赂官吏或尊长等。
《水浒传》第九四回:“﹝何才﹞与本州库吏最密,当下探知此事,他便攛掇库吏,把信赏钱大半孝顺州官,其餘侵来入己。”《红楼梦》第十五回:“我想如今长安节度云老爷和府上相好,怎么求太太和老爷説説,写一封书子,求云老爷和那守备説一声,不怕他不依。要是肯行,张家那怕倾家孝顺,也是情愿的。”
指用其他方式讨好人家。
《金瓶梅词话》第七四回:“李桂姐道:‘三位师父宣了这一回卷,也该我唱个曲儿孝顺。’”
指贿赂官吏或尊长的财物。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大凡做贼的见了做公的,就是老鼠遇了猫儿,见形便伏;做公的见了做贼的,就是仙鹤遇了蛇洞,闻气即知。所以这两项人每每私自相通,时常要些孝顺,叫做‘打业钱’。”
特指献给皇帝的贡物。
《明史·李邦华传》:“是时神宗好货,中官有所进奉,名为孝顺。疏中刺及之。”
【忤逆】释义:
冒犯;违抗。
汉陆贾《新语·辨惑》:“无忤逆之言,无不合之义。”《后汉书·陈蕃传》:“附从者升进,忤逆者中伤。”《陈书·傅縡传》:“与夺之辞,依经议论。何得见佛説而信顺,在我语而忤逆?”
不孝顺。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弃德背恩多忤逆,惟行不孝纵痴咍。”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嗨!俺那忤逆种不认我了。”明沉榜《宛署杂记·圣谕》:“三月,説与百姓每:孝亲敬长,不许忤逆,犯了不饶。”梁斌《红旗谱》四十:“冯老兰又撺掇张嘉庆父亲,在衙门里告了张嘉庆一状,说他忤逆不考,登报脱离了父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