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详尽;不完善。
《荀子·成相》:“凡成相,辨法方,至治之极復后王。慎、墨、季、惠,百家之説诚不详。”唐柳宗元《与杨诲之第二书》:“子何考吾车説之不详也。”
不祥。详,通“祥”。
《易·大壮》:“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告从不赦,不详。”
不公平。
《汉书·食货志下》:“刑戮将甚不详,奈何而忽!”颜师古注:“详,平也。”
不知道。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书信用语。不细说之意。
【扼要】释义:
占据或控制要冲。
《宋书·自序传》:“今我据其津而扼其要,彼虽鋭师数里,不敢过而东也。”唐沉亚之《京兆府试进士策问》之一:“邐迤数千里之间,壁衝扼要之戍,百有餘城。”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帖附》:“伏查本县旧设防官二员:一驻县邑,有城池仓库之责;一驻红花埠,有扼要控制之司。”吴组缃《天下太平》:“也许是由于所供的那位神祇的权威,也许是由于风水位置的扼要,大家似乎相信着:丰坦村的太平是这座神庙赐与的。”
要领。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大学》扼要在诚意,诚意扼要在慎独。”
抓住要点。
吴晗《反对繁文》:“经过思考,写在纸上,比口头说会更清楚些,扼要些。”冯雪峰《雪峰寓言·狐狸和农民》:“他曾经扼要地说明他的诀窍。”
【概略】释义:
大致,大略。如:我已把这个计划概略地和他谈过了。
特指书的内容提要。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但中国倘未有译本,则须每种作一该书之概略,俾读者增加兴趣。”
【简略】释义:
疏阔。
《后汉书·刘宽传》:“宽简略嗜酒,不好盥浴,京师以为谚。”《三国志·蜀志·蒋琬传》:“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
省略;简单不详。
《后汉书·宣秉传》:“务举大纲,简略苛细百僚敬之。”《宋书·沉攸之传》:“时四方皆已平定,徐州刺史薛安都据彭城请降,上虽相酬许,而辞旨简略。”宋欧阳修《与杜公论祁公墓志书》:“缘修文字简略,止记大节。”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二:“这手记虽然很简略,但确实是最难得的资料。”
【粗略】释义:
粗糙简陋。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唐主性节俭……服饰粗略。”
不精致;不精确。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今岳《书仪》十已废其七八,其一二仅行於世者,皆苟简粗略,不如本书。”孙中山《建国方略·实业计画》:“关於筑港及整治扬子江之工程数目,仅为粗略之预算,盖事势上自然如此也。”周立波《金戒指》:“从衣兜里掏出本子来,用铅笔把地形作了一个粗略的图画。”
【详尽】释义:
详审备悉。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古义弘深,圣问奥远,非臣所能详尽。”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三:“且三代之时,百工传氏,孙袭祖业,子受父训,故其利害如此详尽。”清抟沙拙老《闲处光阴》卷下:“嗣閲文或有舛误,无不详尽其义,笔之卷端。”
详细无遗。
唐李延寿《上<南北史>表》:“虽则疏野,远惭先哲,於披求所得,窃谓详尽。”清彭绍升《陈和叔传》:“和叔所草奏,援古证今,剴切详尽。”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对于人物和环境的描写,更详尽更广阔了。”
犹详情。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安老爷接着问了问,依然不得详尽。”
【详细】释义:
细节;详情。
宋司马光《乞令六曹长官专达札子》:“臣等闻王者设官分职,居上者所总多,故治其大要;居下者所分少,故治其详细。”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难决断,这其间详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我在旁边听了这一问一答,虽然略知梗概,然而不能知道详细,等他去了,方问继之。”
周密完备。
明薛瑄《薛文清公从政录》:“处事当沉重、详细、坚正,不可轻浮、忽略。”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国初事蹟,载在史策,诸王大臣何不详细观之。”巴金《家》二:“我把这件事情详细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