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折。犹言不卑下。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杨伯峻注:“虽能委曲,而不屈折。”宋曾巩《夫人周氏墓志铭》:“有诗七百篇,其文静而正,柔而不屈,约於言而谨於礼者也。”
不顺从;不屈服。
《后汉书·郭太传》:“﹝孟敏﹞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儒有不屈王侯,高尚其事。”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九:“乃缚嵩于庭而掠之数百,嵩不屈。”清昭槤《啸亭续录·张夫子》:“明监军张公春,於大凌河被擒,见太宗不屈。”陈登科《活人塘》五:“你们要记住,坚决勇敢,顽强不屈,切不能骄傲大意。”
不竭;不尽。
《老子》:“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王弼注:“故虚而不得穷屈,动而不可竭尽也。”《荀子·王制》:“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虞师之事也。”
【不平】释义:
不均平;不公正。
《诗·小雅·节南山》:“昊天不平,我王不寧。”郑玄笺:“责三公之不均平,不如山之为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为天下宰,不平。”《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仙芝妄号‘大将军’,檄诸道,言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许杰《放田水》二:“天地间不平的事情,每每是这个样子。”
指不公正的事或人。
唐司空图《冯燕歌》:“未死劝君莫浪言,临危不顾始知难。已为不平能割爱,更将身命救深冤。”明陶宗仪《辍耕录·扶箕诗》:“杀尽不平方太平。”沙汀《航线》:“波涛汹涌着,血和火汹涌着,好象就要吞灭掉这一切的不平。”
愤慨,不满。
《楚辞·九辩》:“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唐卢照邻《刘生》诗:“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庄生却其银釵,受其紈扇。妇人欣然而去。庄子心下不平。”柳亚子《岚山渡月桥有感》诗:“何缘渡月桥边水,长向人间诉不平。”
不适,欠安。
《汉书·王嘉传》:“今圣体久不平,此臣嘉所内惧也。”《北史·艺术传下·徐謇》:“孝文迁洛,稍加眷待,体小不平,及所宠冯昭仪有病,皆令处疗。”
不和;不睦。
《后汉书·庞参传》:“参素与洛阳令祝良不平。”《隋书·滕穆王瓒传》:“瓚妃宇文氏,先时与独狐皇后不平。”《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西秦凉州牧軻弹与秦州牧益州不平,軻弹奔凉。”
【不服】释义:
不从事,不经营。
《书·盘庚上》:“不昬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蔡沉集传:“不事田亩,安有黍稷之可望乎?”
不佩带。
《楚辞·离骚》:“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谓屈原独佩兰蕙,而不佩带薋菉葹等恶草。
不臣服;不顺服。
《书·立政》:“至于海表,罔有不服。”《周礼·夏官·大司马》:“负固不服,则侵之。”贾公彦疏:“谓倚恃险固,不服事大国。”《史记·高祖本纪》:“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不甘心;不承认。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后汉书·梁节王刘畅传》:“永元五年,豫州刺史梁相举奏畅不道,考讯,辞不服。”《儒林外史》第九回:“还在东家面前咬文嚼字,指手画脚的不服。”老舍《骆驼祥子》十四:“七点多钟了,刘四爷有点发困,可是不服老,还不肯去睡。”
不信服;不相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宋王铚《默记》卷下:“众有不服者,请其由。”巴金《关于<龙·虎·狗>(二)》:“我当时年少气盛,又迷信科学,不相信诸葛亮会骂死王朗,因此不但不服,而且常常回敬几句。”
不习惯。
《楚辞·九章·思美人》:“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姜亮夫校注:“服,习也。”李庆藩《拖拉机开进高家村》:“场长拿起烟卷,就往老品手里塞。老品长短不要,说:‘不,不,我抽不服这物。’”
【低头】释义:
垂下头。
《庄子·盗跖》:“﹝孔子﹞色若死灰,据軾低头,不能出气。”唐李白《静夜思》诗:“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元萨都剌《北人冢上》诗:“低头下拜襟尽血,行路人情为惨切。”老舍《龙须沟》第一幕:“南边中间是这个小杂院的大门,又低又窄,出来进去总得低头。”
卑顺貌;屈服貌。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第二节:“﹝方国珍﹞表面上有时候表示低头,实质上却要顽抗到底。”巴金《关于<春天里的秋天>》:“不仅是我,便是那个一盘粗绳和一把刀子没有能使她低头的姑娘,她想得到四十五年以后会给我写这样一封信吗?”
【反抗】释义:
用行动反对;抵抗。
邹鲁《福建光复》:“联络社团,反抗秕政,以激发民气,则以林斯琛等所办之社会办事处为中心。”鲁迅《书信集·致刘炜明》:“黑暗之极,无理可说,我自有生以来,第一次遇见。但我是还要反抗的。”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这些作品的主题全是反抗传统的道德,提倡女性的独立的。”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我就把那个白人拖倒在通道上,这是我第一次敢于反抗一个白人。”
【屈服】释义:
曲折起伏。
《庄子·大宗师》:“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成玄英疏:“屈折起伏,气不调和,咽喉之中恒如哇碍也。”
降服;折服。
《吕氏春秋·应同》:“故割地寳器,卑辞屈服,不足以止攻,惟治为足。”《后汉书·宋意传》:“强者为雄,弱者即屈服。”《南史·隐逸传下·马枢》:“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议,必使屈服,不得空立客主。’”宋窦苹《酒谱·醉圣》:“李白每大醉为文,未尝差误,与醒者语无不屈服,人目为‘醉圣’。”曹禺《家》第三场:“你只知道跟恶势力妥协屈服,一天天走上庸俗昏瞆的路。”
【屈膝】释义:
下跪。
《淮南子·氾论训》:“夫君臣之接,屈膝卑拜,以相尊礼也。”
引申为投降、屈服。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交臂受事,屈膝请和。”明宋濂《元故湖州路德清县尹陈府君墓铭》:“伪帅不觉屈膝,城遂来归。”鲁迅《书信集·致韦素园》:“‘学者’屈膝于银子面前之丑态,真是好看,然而难受。”
护膝。
《水浒传》第四五回:“﹝海闍黎﹞被石秀都剥了衣裳,赤条条不著一丝,悄悄去屈膝边拔出刀来,三四刀搠死了。”
即屈戌。门窗、橱柜和屏风上的环纽、搭扣。
北周庾信《灯赋》:“舒屈膝之屏风,掩芙蓉之行障。”唐李贺《宫娃歌》:“啼蛄弔月钩阑下,屈膝铜舖锁阿甄。”明周祈《名义考·物部》:“门环双曰金铺,单曰屈膝。”参见“屈戌”。
【抗拒】释义:
抵抗。
《宋书·索虏传》:“德祖随方抗拒,颇杀虏,而将士稍零落。”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太子左卫率羊侃坐东掖门,部分经略,一宿皆办,遂得百餘日抗拒兇逆。”浩然《艳阳天》第二四章:“他看到人多势众,看到一股子不可能抗拒的力量。”
拒绝。
宋范仲淹《奏为修永洛城乞勘鞫》:“其人即合依禀罢修,不合坚执抗拒。”《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浩素畏季父赋性刚暴,不敢抗拒,又不敢明言李氏之事,遂通媒妁,与孙氏议姻。”
【抬头】释义:
同“擡头”。1.举首,仰起头。
唐皮日休《病孔雀》诗:“烟花虽媚思沉冥,犹自抬头护翠翎。”后蜀顾夐《荷叶杯》词:“泥人无语不抬头,羞摩羞。”《水浒传》第二回:“王进谢罢罪,起来抬头看了,认得是高俅。”赵树理《地板》:“﹝小刚﹞笑得合不住口,羞得我不敢抬头。”
比喻受压制者得到伸展。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依冰山》:“大丈夫有凌云盖世之志,而拘於下位,若立身於矮屋中,使人抬头不得。”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解放了,好人抬头。”
旧时书信、行文的一种格式。即涉及对方时,要按照一定的格式,另起一行书写,以表示尊敬。亦指书信、公文等行文抬头的地方。
明刘若愚《酌中志·忧危竑议前纪》:“仅照原刊抬头,弁之编首。”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跳行》:“作书出格曰抬头。《金石録》称唐之《中岳嵩山碑》,书皇帝太后不跳行,不空格。跳行者,抬头也。”《孽海花》第十九回:“小燕説话时,却把眼偷瞧,只见榻上枕边,拖出一幅长笺,满纸都是些抬头,那抬头却奇怪,不是阁下台端,也非长者左右,一迭连三全是‘妄人’两字。”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关于三藏取经记等》:“我的看书,和藏书家稍不同,是不甚相信缺笔、抬头,以及罗氏题跋的。”
在信件、票据或单据上写收件人或收款人的地方。
张贤亮《土牢情话》第八章:“没有抬头,没有落款,而且是用左手写的字。”高晓声《陈奂生转业》六:“这五吨材料,将来的发票,自然只能开奂生厂里的抬头。”
【抵抗】释义:
抗拒,抗击。
瞿秋白《乱弹·财神还是反财神》:“他们也就非常之‘驯服’,对着外国大财神总是‘镇静而无抵抗’。”董必武《失题》诗:“旱涝为灾能抵抗,年收硕果事堪珍。”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四:“要他们的队伍,在敌人进攻时,向后撤退,不要抵抗。”
【昂首】释义:
仰着头。
元周伯琦《天马行应制作》诗序:“曲项昂首,神骏超逸。”清沉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茅盾《子夜》十:“他昂首四顾,觉得自己并不渺小,而且绝不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