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不第
【全拼】 bù dì
【释义】
  • 犹落第。谓科举考试不中。

    唐岑参《送周子落第游荆南》诗:“足下復不第,家贫寻故人。”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五:“李巨川有笔述,歷举不第。”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顺治丁酉江南科场狱》:“时尤侗、汤卿谋高才不第,隐姓名为沉白、杨云,描写主考何某,尽态极妍。”

  • 不但。

    清韩泰华《无事为福斋随笔》卷上:“北路则驻防万餘户,已滋生四五万口,更有緑营兵数千,设若割弃,不第玉门以内无安插之所,且厄鲁特、索伦诸部落,必分投他国。”

  • 复姓。

    汉王符《潜夫论·志姓氏》谓不第氏为纣庶兄微子之后,子姓。

  • 【例句】 1、公司以当年利润分派新股,受前款(二)项限制。
    2、 累试
    3、 他一边喝威士忌混合酒,一边吹嘘女婿家的红葡萄酒和勃艮酒,直喝到六大杯,舌头大了,他才再开口。
    4、 “于是他们把我一下子调到一线工作,和一切有满意见的旅客打交道……
    【反义词】 1.不第 - 及第

    【及第】释义:

  • 科举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唐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其后一二年,所与及第者,皆赫然有声。”宋高承《事物纪原·学校贡举·及第》:“汉之取士,其射策中者,谓之高第,隋唐以来,进士诸科,遂有及第之目。”清沉涛《瑟榭丛谈》卷下:“编修以乾隆壬辰第二人及第。”


  • 2.不第 - 落榜

    【落榜】释义:

  • 投孝未被录取。

    杨世运等《从青工到副教授》:“但他想的已不是自己高考落榜的苦恼,而是周围工人同志们的点点滴滴的感人事迹。”


  • 3.不第 - 落第

    【落第】释义:

  • 科举考试未被录取。

    唐白居易《送常秀才下第东归》诗:“寒食看花眼,春风落第心。”元曾瑞《留鞋记》楔子:“人都道我落第无颜,羞归乡里,那知就中自有缘故。”《醒世恒言·吴衙内邻舟赴约》:“状元果是梦中所迎匾上姓名,其子落第。”

  • 泛指未被选中或成绩不及格。

    《红楼梦》第三八回:“这场我又落第了!”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同学一百余人,我在其中,不过是没有落第。”


  • 【相关词】 .不管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帏叹何益? “上帝不掷骰子”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不谨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安石不出,如苍生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措手不及”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