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补衮
【全拼】 bǔ ɡǔn
【释义】
  • 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语本《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闕,维仲山甫补之。”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愿仁君及孤,虚心回意,以应《诗》人补衮之叹,而慎《周易》牵復之义。”宋司马光《谢门下侍郎表》:“逮事仁皇,备员諫省,容逆鳞之愚直,无补衮之嘉谋。”明无名氏《四贤记·义功》:“一点丹衷期补衮,半生孝道成虚局。”

  • 唐代对补阙的别称。

    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今漫疏於此,以示子姪之未能尽知者。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司空为空土……諫议为大坡、大諫;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衮。”

  • 【例句】
    【相关词】 《银河补习班》 七破八补 三来一补 不无小补 东补西凑 丰年补败 举偏补弊 买补 于事无补 互补 互补性 互补离子 互补色 亡羊补牢 以丰补歉 以冠补履 以剑补履 以功补过 以勤补拙 价格补贴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