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伯牙操琴,琴声高妙,唯钟子期知音。
子期死,知音难觅,伯牙遂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后因以“伯牙琴”用为痛悼知音惜其难遇之典。唐罗隐《重过随州忆故兵部李侍郎思知因抒长句》:“庄周高论伯牙琴,閒夜思量泪满襟。四海共谁言近事?九原从此负初心。”
喻指能奏出妙曲的琴。
清魏源《布水台下同僧观瀑》诗:“惜无伯牙琴,来写成连旨。”亦省作“伯琴”。唐寒山《三字诗》之四:“泉声响,抚伯琴。有子期,辨此音。”
标准版 | 客户端
合作/定制QQ:1225976870
网尚实用查询 2011-2023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