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喜讯。
宋秦观《庆张君俞都尉留后得子》诗:“内家报喜车凌晓,太史占祥斗掛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一路上往来飞跑的,却是报子分投报喜的。”秦兆阳《贾大奇自述》四:“于是由贾大奇亲自又打电话又拍电报,向地委县委报喜。”
【奔丧】释义:
《礼记》有《奔丧》篇,孔颖达疏:“案郑《目録》云,名曰《奔丧》者,以其居他国,闻丧奔归之礼。”古代凡闻君、亲、尊长之丧,从外地赶往吊唁或料理丧事均称“奔丧”。
《左传·襄公十五年》:“冬,晋悼公卒,遂不克会。郑公孙夏如晋奔丧。”汉班固《白虎通·丧服》:“诸侯有亲丧,闻天子崩奔丧者何?”《后汉书·桓荣传》:“﹝桓荣﹞事博士九江朱普……会朱普卒,荣奔丧九江,负土成坟。”
多用于亲丧。
《明史·刘宗周传》:“母卒于家。宗周奔丧,为堊室中门外,日哭泣其中。”郭沫若《残春》:“他因为死了父亲,要回去奔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