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饱学
【全拼】 bǎoxué
【释义】
  • 学问广博。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老僧有个敝亲,是个饱学的秀才。”《玉娇梨》第八回:“老爷有一位公子,今年一十五岁,因慕相公大才饱学,欲屈相公教训一年。”

  • 指学问广博的人。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且不要论别处,只这苏州城内有无数高才饱学,朝吟暮咏,受尽了灯窗之苦,尚不能勾飞黄腾达。”

  • 【例句】 1、如果他们当年的生活能赶上他们的学问,那么他们的研究和饱学也就能真有价值了。
    2、 他以饱学而自傲。
    3、 有许多人屡屡犯错,而致成就有限甚或一事无成,正因为他们只求饱学,而不思善生。
    【反义词】 1.饱学 - 浅学

    【浅学】释义:

  • 谓学识短浅。

    汉孔安国《古文孝经训传序》:“故古文《孝经》初出於孔氏,而今文十八章,诸儒各任意巧説,分为数家之谊,浅学者以当六经。”清姚鼐《<泰山道里记>序》:“余浅学又偶过臆度,徒幸有合於好古力索久往来是山中者。”郭沫若《断断集·“刺身”》:“‘刺身’是几时传到了日本来?在这儿恕我浅学,实在说不出它的绝对年代。”

  • 学问肤浅的人。亦作自谦之词。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定公贤者”南朝宋裴松之注:“书传鲁定公无善可称。宓谓之贤者,浅学所未达也。”《通典·礼三三》:“浅学所见,谓如上义。”明李贽《答周柳塘书》:“所云山农打滚事,则浅学未曾闻之。”


  • 【相关词】 一日不害羞,三日吃饱饭 一饥两饱 七分饱 三饥两饱 不饱 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烃 中饱 中饱私 中饱私囊 丰饱 余饱 佚饱 充饱 半饥半饱 单不饱和脂肪酸 吃饱 吃饱了撑的 吃饱蹲 士饱马腾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