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
《史记·乐书》:“天子躬於明堂临观,而万民咸荡涤邪秽,斟酌饱满,以饰厥性。”元刘壎《隐居通议·文章五》:“退之则惟意所指,横斜曲直,只要自家屋子饱满,初不问田地四至,或在我与别人也。”袁鹰《悲欢·不灭的诗魂》:“作者饱满旺盛的政治热情和如火的诗心,是我们大家经常衷心赞许的。”
吃饱。
《百喻经·欲食半饼喻》:“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餘满。”宋苏辙《梦中反古菖蒲》诗:“仙人劝我食,再三不忍折,一人得饱满,餘人皆不悦。”
丰满。
《朱子语类》卷四二:“此六句,又须作一片看始得。若只以下两句作效验説,却几乎闲了这两句,盖内外无怨,是箇应处,到这里方是充足饱满。”《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公子生得天庭饱满,地格方圆。”
谓获得很多钱财。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原来真情如此,实为可恨!若非莫大有见,此辈人人饱满了。”
充分满足。
郭沫若《从典型说起--<豕蹄>的序文》:“他们榨取作家的血汗、读者的金钱,以饱满自己的兽欲。”郁达夫《南游日记》:“游天台刚两日,已颇有饱满之感;今日打算去自辟天地,照了志书地图,前去搜索桐柏宫附近的胜景。”
【丰满】释义:
犹富足。
《管子·轻重乙》:“其五穀丰满而不能理也,四流而归於天下。”
谓丰富。
鲁迅《书信集·致杜衡》:“本月《现代》已见,内容甚丰满。”
匀称,饱满。
《管子·小问》:“漻然丰满而手足拇动者,兵甲之色也。”尹知章注:“心在兵武,形气盛,故其貌丰满。”《诗·郑风·丰》“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汉郑玄笺:“面貌丰丰然丰满,善人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道人﹞身上甚是蓝缕不像,却神色丰满和畅。”叶圣陶《倪焕之》四:“他的脸略见丰满,高大的鼻子,温和而兼聪慧的嘴唇,眼睛耀着晶莹的光。”
多而密。
《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参见“羽毛丰满”。
【奋发】释义:
大发。形容气或风之发生猛迅而不可遏阻。
《楚辞·大招》:“春气奋发,万物遽只。”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跋禄迦国》:“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
振作,振奋。
《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董卓悖逆,为天下所讐,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旧唐书·忠义传下·颜杲卿》:“愤羣凶而慷慨,临大节而奋发。”清顾炎武《与人书十三》:“诚得此论而用之,未必无一二才杰之士自兹而奋发也。”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我希望,所有的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地委书记以及中央各部门的负责同志,都要奋发努力。”
【振奋】释义:
奋起;奋发。
晋郭璞《<山海经>图赞·中山经》:“有兽虎爪,厥号曰獜。好自跳扑,鼓甲振奋。”唐李咸用《送从兄入京》诗:“大抵男儿须振奋,近来时事懒思量。”明李东阳《寿吏部尚书王公九十诗序》:“力自振奋,弹压权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终于这个令人振奋的时刻到来了。”
【干瘪】释义:
干而收缩;不丰满。
《水浒传》第四回:“如今教洒家做了和尚,饿得乾瘪了。”叶紫《杨七公公过年》:“孩子们……躺在舱板上抱着干瘪了的肚皮哇啦哇啦地哭起来。”郭小川《闪耀吧,青春的火光》诗:“生活的重负,使她的皮肉变得干瘪。”
【颓丧】释义:
消极;颓唐。
章炳麟《俱分进化论》:“吝惜身命希於苟安而止者,所在皆是。风教陵迟,志节穨丧,其进於恶也,盖已甚矣。”
頽喪:消极;颓唐。
《红楼梦》第七六回:“因又嘆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頽丧了些!’”杨朔《火并》:“他的脸色惨白,神气十分颓丧,已经失去漂亮的光彩。”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六章:“从他的颓丧的样子看起来,他一定受过很大的磨折才逃跑回家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