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包管
【全拼】 bāoguǎn
【释义】
  • 保证。

    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一折:“我着你依前如旧,包管你病羊儿犇似虎彪。”《三国演义》第四六回:“第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郭沫若《水平线下》:“因为热度太高了,所以生出些神经性的症状来,明天包管会好的。”

  • 包票,保证书。

    《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老哥如不见信,我另外写一张包管给你。”

  • 犹包括。

    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使天地混沌时无这个道理包管其中,譬如污泥臭水,万年不改,又安能变化许多事物出来?”

  • 【例句】 1、只要她待在那儿,包管无事。
    2、 包管退换。
    3、 包管他会成功的。
    4、 包管学生毕业时分配工作
    【近义词】 1. 包管 - 保证

    【保证】释义:

  • 起担保作用的人或事物。

    唐白行简《李娃传》:“乃邀立符契,署以保证,然后閲之。”唐高彦休《阙史》卷上:“且无保证,又乏簿籍,终为所拒。”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 担保;担保做到。

    丁玲《阿毛姑娘》第二章:“于是他们又解释那职业,且保证说那里的人都是规矩不过的。”吴伯箫《记一辆纺车》:“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保证足食的战线;纺羊毛,纺棉花,是保证丰衣的战线。”

  • 2. 包管 - 担保

    【担保】释义:

  • 保证不出问题或一定办到。

    巴金《利娜·第十二封信》:“我担保再没有人进来打扰你。”老舍《四世同堂》五五:“大家不肯出卖朋友,又不敢替别人担保忠心耿耿,于是只好含糊其词。”沙汀《困兽记》二二:“确实的,我拿人格担保。”

  • 为防止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用以赔偿债权人所受损害的方法。

    茅盾《子夜》十七:“我介绍一个银团放款给益中公司!总数三百万,第一批先付五十万,条件是益中公司全部财产做担保。”

  • 【相关词】 “包” “淘气包马小跳”   猴子面包树  包拯  豆沙面包  面包 、包拯 《包宝宝》 《少年包青天》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淘气包马小跳》 一包在内 一手包办 一手包揽 一揽包收 三丁包子 三包 三自一包 丝包线 丢包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