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邦宪
【全拼】 bānɡ xiàn
【释义】
  • 《诗·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毛传:“宪,法也。”后因以“邦宪”指国家大法。

    唐韩愈《顺宗实录一》:“宜加贬黜,用申邦宪。”宋曾巩《张颉知均州制》:“内不能统齐士吏,外不能绥靖华夷,致兹绎骚,自干邦宪。”清严允肇《送宋荔裳按察四川》诗:“大夫秉邦宪,兢兢志靡他。”

  • 借指执法官,如御史大夫,刑部尚书、侍郎等。

    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既领臺纲,又毗邦宪。”马其昶校注:“陈景云曰:元和十年,晋公以中丞兼刑部侍郎,故曰又毗邦宪,非别除也。”唐韩愈《祭马仆射文》:“公兼邦宪,以副经纪。”旧注:“十二年,以摠兼御史大夫,充淮西行营诸军宣慰使。”

  • 【例句】
    【相关词】  肖邦 一言丧邦 一言兴邦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一邦 万邦 三邦 上邦 东邦 丧邦 中邦 乌托邦 乌托邦社会主义 乐邦 乡邦 乱邦 五邦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人亡邦瘁 令邦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