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邦交
【全拼】 bāngjiāo
【释义】
  • 古代诸侯国之间的来往聘问等外交关系。今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

    《周礼·秋官·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贾公彦疏:“言诸侯邦交,谓同方岳者,一往一来为之交,谓已是小国,朝大国;已是大国,聘小国;若敌国则两君自相往来。”《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刘丽川<致各国领事函>》:“又徇各国领事之请,严飭部下兵丁不得侵扰城北商民,俾资敦睦邦交。”巴金《中岛健藏先生》:“我三次访日,当时两国邦交并未正常化,在复杂、困难的环境中,中岛先生是我们活动的一个有力的支持。”

  • 【例句】 1、朱镕基: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
    2、 恢复邦交
    3、 邦交和睦
    4、 邦交
    【近义词】 1. 邦交 - 国交

    【国交】释义:

  •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或外交关系。

    《史记·张仪列传》:“张仪恶陈軫於秦王曰:‘軫重币轻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龚振黄《青岛潮》第一章:“经我参众两院最大多数之赞成,与德奥断绝国交关系。”

  • 【反义词】 1.邦交 - 建交

    【建交】释义:

  • 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在相互承认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谈判,达成协议,以联合公报或换文等形式公布,并互派外交代表后,外交关系即正式建立。

    柯岩《奇异的书简·船长》:“中美建交,邓小平同志访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 2.邦交 - 断交

    【断交】释义:

  • 绝交。一般指两国断绝外交关系。


  • 3.邦交 - 来往

    【来往】释义:

  • 来去,往返。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唐李白《大猎赋》:“大章按步以来往,夸父振策而奔走。”明刘基《途中见去雁》诗:“昔与鴈同归,今来鴈北飞。殷勤祝过鴈,来往莫相违。”杨朔《三千里江山·不是尾》:“天空腾起更多小燕子,来往迴旋,每架后尾都拖着道白烟。”

  • 偏指来、到。

    唐刘长卿《喜鲍禅师自龙山至》诗:“杖锡閒来往,无心到处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沧州瞽者刘君瑞,尝以弦索来往余家。”

  • 交际往来。

    《史记·吕不韦列传》:“﹝华阳夫人﹞从容言子楚质於赵者絶贤,来往者皆称誉之。”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以为难得,因与来往。”《红楼梦》第一○五回:“贾政听了,心想:‘和老赵并无来往,怎么也来?’”曹禺《日出》第一幕:“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跟这种东西来往?”

  • 谓重复多次。

    《西游记》第二四回:“﹝清风﹞忙入人参园里,倚在树下,望上查数;颠倒来往,只得二十二个。”

  • 犹言上下,左右,表示概数。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女子走到跟前,把那块石头端相了端相,见有二尺多高,径圆也不过一尺来往,约莫也有个二百四五十觔重。”《老残游记》第十四回:“总不到顿把饭的工夫,水头就过去,总不过二尺来往水。”郭沫若《归去来·东平的眉目》:“《七请》本只是三千字来往的文章。”


  • 4.邦交 - 绝交

    【绝交】释义:

  • 断绝交谊与往来。

    汉王充《论衡·定贤》:“是故百金之家,境外无絶交。”晋葛洪《抱朴子·交际》:“乃发愤著论,杜门絶交。”《明史·文苑传三·谢榛》:“及攀龙名大炽,榛与论生平,颇相鐫责,攀龙遂貽书絶交。”清李渔《蜃中楼·龙战》:“我和你从此絶交,以后在人面前不许再説‘相与’二字。”

  • 指男女之间断绝爱情关系。

    宋罗烨《醉翁谈录·梁意娘与李生诗曲引》:“自后情爱相牵,形於颜色,为家人所觉,遂至一年絶交。”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嗣以妇有他遇,乃絶交焉。”

  • 特指国际间断绝外交关系。


  • 5.邦交 - 缔交

    【缔交】释义:

  • 结盟。

    汉贾谊《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寳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唐柳宗元《封建论》:“下令而削之,缔交合从之谋,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而起。”

  • 结交。

    南朝梁沉约《丽人赋》:“有客弱冠未仕,缔交戚里。”《新唐书·魏玄同传》:“玄同与裴炎缔交,能保终始,故号‘耐久朋’。”明杜岕《思贤篇送荔轩还京师》:“伊余既缔交,寧禁弹清瑟。”清李渔《风筝误·惊丑》:“我两人原以文字缔交,不从色慾起见。”夏衍《知公此去无遗恨--痛悼郭沫若同志》:“和一位缔交半个多世纪的良师益友诀别,悲痛之情是难以尽述的。”


  • 【相关词】  肖邦 一言丧邦 一言兴邦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一邦 万邦 三邦 上邦 东邦 丧邦 中邦 乌托邦 乌托邦社会主义 乐邦 乡邦 乱邦 五邦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人亡邦瘁 令邦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