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拜访
【全拼】 bàifǎng
【释义】
  • 访问他人的敬词。

    《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偶然这一日,朱源的座师船到,过船去拜访。”周恩来《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我们虽然来了二十多天,但因为忙,未及分头拜访和请教,很感不安。”

  • 【例句】 1、今天去 New Jersey拜访亲戚去了。
    2、 我期待着下星期去拜访你。
    3、 他拿着一封介绍信来拜访我们。
    4、 事先,多勃雷宁来拜访我,看看一切是否正常。
    【近义词】 1. 拜访 - 拜谒

    【拜谒】释义:

  • 拜见。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告归,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车拜謁,丞相从车上谢袁盎。”宋何薳《春渚纪闻·熙陵奖拔郭贽》:“太宗命召至,郭不敢隐,即前拜謁。”《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兄长两次亲往拜謁,其礼太过矣。”昆剧《墙头马上》第八场:“启禀老爷,众位门生老爷,前来拜谒座师。”

  • 礼拜;瞻仰。

    《旧五代史·梁书·赵犨传》:“又请为太祖立生祠於陈州,朝夕拜謁。”明蒋一葵《长安客话·三忠祠》:“我来再拜謁,弔古情徬徨。”冰心《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总理问我:‘去过延安没有?’我说:‘还没有呢,我真想在我还能走动的时候,去拜谒一次。’”

  • 2. 拜访 - 访问

    【访问】释义:

  • 咨询;求教。

    《左传·昭公元年》:“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脩令,夜以安身。”《梁书·文学传下·刘杳》:“杳少好学,博综羣书,沉约、任昉以下,每有遗忘,皆访问焉。”清陈田《明诗纪事辛籤·孙承宗》:“年三十餘为举子,仗剑游塞下,歷亭障,穷阨塞,访问老将退卒,通知边事要害。”

  • 寻访;打听。

    《北史·萧叡传》:“﹝叡﹞年至四岁,未尝识母。其母魏华阳公主也。其从母姊郑氏戏谓曰:‘汝是我姨儿,何倒亲游氏?’叡因访问,遂失精神。”宋罗烨《醉翁谈录·裴航遇云英于蓝桥》:“﹝裴航﹞及抵京师,但以杵臼为念,或於喧鬨处,高声访问玉杵臼,皆无影响,众号为风狂。”韦君宜《牺牲者的自由》:“写信,拍电报,访问,到每一个有一线希望的地方去,我用尽心力,搜罗‘他或者会活’的一星半点事实。”

  • 拜访;看望。

    《隋书·艺术传·韦鼎》:“高祖尝从容谓之曰:‘韦世康与公相去远近?’鼎对曰:‘臣宗族分派,南北孤絶,自生以来,未尝访问。’”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莫不是叔叔婶子两口儿来访问?”艾青《普希金广场》诗:“深秋的夜晚我到这里,访问你诗人沉思的面影。”

  • 3. 拜访 - 造访

    【造访】释义:

  • 拜访;访问。

    明李东阳《封大安人杨母张氏墓志铭》:“京曹宾友以应寧故,造访踵接。”清王晫《今世说·政事》:“郡有好古乐道之士,必折柬招之;不至,虽在蓬蓽,亲造访焉。”冰心《晚晴集·悼郭老》:“虽然我因病久住在重庆郊外的歌乐山,深居简出,但也还有些朋友登山造访。”

  • 【反义词】 1.拜访 - 光临

    【光临】释义:

  • 敬词。称宾客的来到。

    三国魏曹植《七启》:“不远遐路,幸见光临。”清李渔《慎鸾交·拒托》:“二位姐姐,一向不见,今日为何事光临?”萧红《马伯乐》:“她看到某商店的广告,说是新从上海来了一批时装,仕女们请早光临。”

  • 君临。

    《南史·齐纪下》:“西中郎将南康王宜纂承皇祚,光临亿兆。”

  • 谓荣誉所及。

    南朝陈徐陵《孝义寺碑》:“书兹里门,仰述天经,光临父母。”


  • 【相关词】 “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 “顶礼膜拜” 【八拜之交详解】 一拜天地 万国衣冠拜冕旒 三拜 三拜九叩 下拜 不拜 丧拜 个人崇拜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九拜 交拜 仆仆亟拜 代拜 传拜 体拜 侠拜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