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败笔
【全拼】 bàibǐ
【释义】
  • 用坏了的笔。

    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诗:“君於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金元好问《洛阳卫良臣以星图见贶》诗之一:“败笔成丘死不神,侯门书卷欲谁亲?”《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取了一管败笔,蘸饱了墨,把纸相了一会,一气就写了一行。”

  • 诗文或书画中有毛病的地方。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我并不想指责作者有这样的败笔,我倒正欢迎作者有这样的败笔。”巴金《观察人》:“有人责备我‘美化’了高老太爷,说这是我的‘败笔’。”秦牧《艺海拾贝·细节》:“赝品的《清明上河图》,里面有一只麻雀竟然跨了两行屋瓦,真品是决不致有此败笔的。”

  • 【例句】 1、此外,这些文章有个显著特点,也是它们的败笔之处: 就是每篇文章的结尾都有一段根深蒂固的说教词,好像断尾巴的狗一样,令人难受。
    2、 我不谈败笔
    3、 败笔
    4、 任何涂抹都是多余的败笔
    【反义词】 1.败笔 - 妙笔

    【妙笔】释义:

  • 神妙之笔。

    宋仲殊《减字木兰花》词:“谁将妙笔,写就素縑三百匹?”元贡奎《赠任丹碧炼师》诗:“丹葩碧树光熌烁,妙笔可作诗无声。”清李渔《奈何天·巧怖》:“只消三箇字,把我辈满肚的牢骚,发舒殆尽,就烦妙笔写起来。”

  • 指书画或文字的高手。

    宋梅尧臣《观杨之美盘车图》诗:“子虔与贤皆妙笔,观玩磨灭穷岁年。”元虞集《题范德机诗后》诗:“玉堂妙笔交游尽,投老江南隔死生。”

  • 犹佳作。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王氏图画》:“卿所进墨蹟并古画,復遍看览,俱是妙笔。”


  • 2.败笔 - 绝唱

    【绝唱】释义:

  • 亦作“绝倡”。指诗文创作上的最高造诣。

    《宋书·谢灵运传论》:“若夫平子艷发,文以情变,絶唱高踪,久无嗣响。”宋王十朋《蓬莱阁赋》序:“昔元微之作《州宅》诗,世称絶倡。”清赵翼《瓯北诗话·杜少陵诗》:“至《岳阳楼》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古今无不推为絶唱。”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絶唱,无韵之《离骚》矣。”


  • 3.败笔 - 鸿文

    【鸿文】释义:

  • 鸿雁群飞时形成的文字之状。

    汉扬雄《太玄·文》:“次六:鸿文无范,恣于川。”司马光集注:“谓鸿鴈之飞,偶有文字之象,而无法也,遇川则自恣而已。”

  • 巨著;大作。

    汉王充《论衡·佚文》:“鸿文在国,圣世之验也。”明陈子龙《行路难》诗:“鸿文虽留千载后,大抵是非都茫茫。”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惟谊尤有文采,而沉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与鼂错之《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 【相关词】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甘败下风”  独孤求败 一败 一败如水 一败涂 一败涂地 七残八败 三败之辱 不以成败论英雄 不分胜败 不败 不败之地 丛兰欲秀,秋风败之 东方不败 东野败驾 两败 两败俱伤 丧伦败行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