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白豕
【全拼】 bái shǐ
【释义】
  • 白色的猪。

    汉焦赣《易林·大有之晋》:“三豕俱走,鬪于虎口,白豕不胜,死于坂下。”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荷担赴市,行数十里,十日一见黄鷄,三日一见白豕。”

  • 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羣豕皆白,怀慙而还。”后因以“白豕”喻浅见薄识。

    《隋书·文学传·王贞》:“怖甚真龙之降,惭过白豕之归。”唐李白《赠范金乡》诗之一:“辽东慙白豕,楚客羞山鸡。”唐裴度《与李翱书》:“若弟摈落今古,脱遗经籍,则如献白豕,何足採取。”参见“辽东豕”。

  • 【例句】
    【相关词】 .白鳍豚 [白衣天使]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帏叹何益?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白卷英雄” “白月光” “白毦兵”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伊丽莎白女王   长白山  《白马啸西风》  李白  白丽人  白云泉  白暨豚  白色罂粟  白金汉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脑白金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