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白的眼睛。
《易·说卦》:“其於人也,为寡髮,为广顙,为多白眼。”孔颖达疏:“取躁人之眼,其色多白者。”《新唐书·藩镇传·张公素》:“詔张公素为节度使,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暴厉,眸子多白,燕人号‘白眼相公’。”清昭槤《啸亭杂录·质王好音律》:“又余有狠僕某,王默告余曰:‘其人多白眼,瞳子眊焉,非纯正者。’”
露出眼白。表示鄙薄或厌恶。
《晋书·阮籍传》:“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唐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明许自昌《水浒记·论心》:“论交岂为黄金变,閲世惟将白眼悬。”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纤》:“我以人不齿数故,遂与母偕隐;今又返而依人,谁不加白眼?”鲁迅《哀范君》诗之一:“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鷄虫。”
【青眼】释义:
指对人喜爱或器重。与“白眼”相对。
唐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酒狂》:“贾重揖皂帽人,且嘱青眼。”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近来她渐渐感到青春之消逝而陶先生之忠诚如昨,在众人未到之先,我们的太太对于陶先生也另加青眼了。”参见“青白眼”。
借指知心朋友。
唐权德舆《送卢评事婺州省觐》诗:“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宋司马光《同张圣民过杨之美明日投此为谢》诗:“呼儿取次具杯盘,青眼相逢喜无极。”《剪灯馀话·青城舞剑录》:“久隐青城,忽逢青眼。”参见“青白眼”。
喻青春年少。
唐张祜《喜王子载话旧》诗:“相逢青眼日,相嘆白头时。”宋王安石《次韵酬宋玘》之一:“青眼坐倾新岁酒,白头追诵少年文。”清方文《与从子子建感旧》诗:“少年同学惟青眼,易世相逢已白头。”
柳眼。指初生的柳树嫩叶。
宋李元膺《洞仙歌》词:“雪云散尽,放晓晴庭院。杨柳於人便青眼。”此指柳树长出嫩叶。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柳也,只要你迎过客,送行人,开青眼,展黛眉,伴陶潜的见识。”参见“柳眼”。
砚名。以砚石有青色斑晕得名。
宋无名氏《端溪砚谱》:“盖自唐以来,便以青眼为上,黄亦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