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白社
【全拼】 bái shè
【释义】
  • 地名。在河南省洛阳市东。

    晋葛洪《抱朴子·杂应》:“洛阳有道士董威輦常止白社中,了不食,陈子敍共守事之,从学道。”亦见《晋书·隐逸传》。唐吴筠《高士咏·董威辇》:“董京依白社,散髮咏玄风。”

  • 地名。在湖北省荆门市南。

    《清一统志·湖北·荆门州》:“白社,在荆门州南一百二十里。《名胜志》:古隐士之居,以白茅为屋,因名。唐都官郑谷常居此。”

  • 借指隐士或隐士所居之处。

    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林钟六月》:“但某白社狂人,青緗末学。”唐白居易《长安送柳大东归》诗:“白社羈游伴,青门远别离。”宋范仲淹《唐异诗序》:“华车有寒苦之述,白社为骄奢之语。”

  • 特指某些社团。

    清吴伟业《茂苑相公谢政遄归招邀燕赏》诗之二:“虫鹤变餘存白社,刼灰飞尽表青山。”此指复社。沉砺《感怀》诗之八:“忘机白社閒挥麈,息影青门学种瓜。”汪文溥《题亚子<分湖旧隐图>》诗:“仍世筑坛盟白社,一朝避地驱黄犊。”以上指南社。郁达夫《胡迈来诗会有所感步韵以答》:“欢联白社居千日,泪洒新亭酒一杯。”此指白燕社。

  • 白莲社的省称。

    唐贾岛《巴兴作》诗:“寒暑气均思白社,星辰正别忆皇都。”明何景明《游贤隐寺》诗:“自能来白社,不用远公(慧远)求。”清吴伟业《灵岩观设戒》诗:“不信黄池会,今看白社开。”参见“白莲社”。

  • 特指隋末农民起义的一个团体。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四节:“李密大破自洛阳出击的隋军,声威大振……谯郡黑社、白社、济北张青特、上洛周比洮、胡驴贼等都来归附。”

  • 【例句】
    【相关词】 .白鳍豚 [白衣天使] ‘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帏叹何益?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白卷英雄” “白月光” “白毦兵”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伊丽莎白女王   长白山  《白马啸西风》  李白  白丽人  白云泉  白暨豚  白色罂粟  白金汉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脑白金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