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罢了
【全拼】 bà le
【释义】
  • 犹算了。有表示容忍、不再深究之义。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他委实不肯便罢了,教我怎生断理?”明高明《琵琶记·书馆悲逢》:“他把我嘲,难恕饶,你説与我知道,怎肯干休罢了?”《儒林外史》第二二回:“我不説你也罢了,你还问我这些话,这也可笑!”刘大白《洪水》:“人也漂流去,倒也罢了;剩下这没饭吃没屋住的人们,是洪水底洪恩吗?”

  • 表示遇到危难,无法解免。

    《水浒传》第二三回:“只见枯草丛中钻出两隻大虫来,武松道:‘阿呀!我今番罢了!’”

  • 指事情使人感到为难。犹言难住。

    《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可就罢了我了!慢説我没有这样的家当,便有,我也不肯这样做法。”

  • 助词。犹便了,就是了。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允诺语气。

    《西游补》第五回:“你四人回去罢了,千万替我谢声。”《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凤官人还问我姐姐。你只打点迎亲罢了。”《儒林外史》第十九回:“每日清早上是我弟媳妇出来屋后抱柴,你明日众人伏在那里,遇着就抢罢了。”

  • 助词。用在陈述句末尾,表示“如此而已”,常跟“不过”、“只是”、“无非”等词前后呼应。

    《红楼梦》第三二回:“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罢了。”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二》:“我相信写了出来,未必于你有用,但我也只能写出这些罢了。”如:他不会真的打你,无非吓唬吓唬你罢了。

  • 叹词。犹言完了。

    《西游记》第二三回:“哥哥,罢了!罢了!我们遇着鬼了!”《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罢了!我上了这小畜生的当了!”

  • 【例句】 1、他倒不是真生气--只是装装(严父的)样子罢了.
    2、 他的勤奋不过是装样子罢了
    3、 他不是真病,他不过是装病罢了
    4、 他关心穷人只是故作姿态罢了
    【近义词】 1. 罢了 - 云尔

    【云尔】释义:

  • 亦作“云耳”。用于语尾,表示如此而已。

    《论语·述而》:“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穀梁传·隐公元年》:“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

  • 表示限止的语气,相当于“而已”。

    《孟子·滕文公下》:“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望之,欲以为君。”《孟子·离娄下》:“薄乎云尔,恶得无罪?”明李贽《复刘肖川书》:“弱侯是天上人,家事萧条如洗,全不掛意,只知读书云耳。”

  • 常用于句子或文章的末尾,表示结束。

    《孟子·公孙丑下》:“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赵岐注:“云尔,絶语之辞也。”南朝宋谢惠连《祭古冢文序》:“既不知其名字远近,故假为之号曰冥漠君云尔。”唐李翱《寄从弟正辞书》:“吾故书其所怀以张汝,且以乐言吾道云耳。”

  • 如此说。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晋葛洪《神仙传·陈安世》:“二人曰:‘前者云在,旋言不在,何也?’答曰:‘大家君教我云耳。’”宋范成大《晓发纪事》诗:“我岂知天道,吴农谚云尔。”清唐甄《潜书·独乐》:“子未识隐者之情,是以云尔也。”

  • 2. 罢了 - 完了

    【完了】释义:

  • 了结,完结。

    冰心《山中杂记》七:“简直越说越没有完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以为海比山强得多。”

  • 3. 罢了 - 完结

    【完结】释义:

  • 聚集。

    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师范适当依附於勤王,诚宜鼓扇恩信,完结民力,宽而有众,才可合顺。”

  • 了结,结束。

    《红楼梦》第一一七回:“你要去,就写了禀帖给二老爷送个信,説家下无人,快请二老爷将老太太的大事早早的完结,快快回来。”《三侠五义》第二七回:“且説包公完结此案,次日即具摺奏明。”巴金《春》五:“戏突然完结了。众人的心马上松弛了许多。”

  • 犹完蛋。表示失望或绝望。

    鲁迅《野草·失掉的好地狱》:“一切都已完结,一切都已完结!可怜的鬼魂们将那好的地狱失掉了!”巴金《沉落》:“我是生根在这种环境里面了。我是完结了。我只能够生活在这种环境里面。”

  • 4. 罢了 - 已矣

    【已矣】释义:

  • 完了;逝去。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於我已矣。”宋王安石《伤杜醇》诗:“悲哉四明山,此士今已矣!”明刘基《江神子》词:“千古钟期今已矣,空惨愴对瑶琴。”

  • 语气词。用于句末,与“矣”同义。

    《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金王若虚《五经辨惑上》:“传为经作,而经不为传作。信传而诬经,其陋儒已矣。”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一:“‘已’为语终之词,则与‘矣’同义;连言之则曰‘已矣’。”

  • 叹词。罢了,算了。

    《庄子·人间世》:“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汉贾谊《吊屈原赋》:“已矣!国其莫我知兮,子独壹鬱其谁语?”《汉书·苏武传》:“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復何颜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

  • 5. 罢了 - 算了

    【算了】释义:

  • 作罢;不再计较。

    《红楼梦》第五八回:“喝了半碗,吃了几片笋,又吃了半碗粥,就算了。”老舍《骆驼祥子》一:“我们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驼骆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杨朔《征尘》:“你爱给钱就给几个,不给就算了。”

  • 6. 罢了 - 结束

    【结束】释义:

  • 扎缚,捆扎。

    《后汉书·东夷传·倭》:“其男衣皆横幅结束相连。”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元宵》:“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繒綵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於竿上,风动宛若飞仙。”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一》:“羽族之巧过於人,其为巢,只以一口两爪,而结束牢固,甚於人工。”

  • 约束;拘束。

    《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唐李白《古风》之二三:“人生鸟过目,胡乃自结束。”

  • 整治行装。

    南朝梁褚翔《雁门太守行》:“便闻雁门戍,结束事戎车。”唐善生《送智光之南值雨》诗:“结束衣囊了,炎州定去游。”清方式济《远行曲》:“结束语童僕,鸡鸣看天曙。”

  • 装束;打扮。

    《杂事秘辛》:“姁告莹曰:‘官家重礼,借是朽落。缓此结束,当加鞠翟耳。’”唐杜甫《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一:“结束多红粉,欢娱恨白头。”仇兆鳌注:“结束,衣裳装束也。”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把箇太真妃扶在翠盘间,快结束,宜粧扮。”叶圣陶《旅程的伴侣》:“身上穿着布袄,结束整齐,且又清洁。”

  • 嫁妆。

    宋王明清《摭青杂说》:“项曰:‘彼一家人遭难,独留得餘生,今我既不留为子妇,寧陪些少结束,嫁一本分人。’”

  • 书法指字的笔势收束。

    宋姜夔《续书谱·真》:“横直画者,字之骨体。欲其坚正圆浄,有起有止,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明赵宧光《寒山帚谈·格调》:“字须结束,不可涣散;须自然,不可勉强。各自成象而结束者,自然也;曲直避让而结束者,勉然也。”

  • 处理;安排。

    唐孟郊《赠农人》诗:“青春如不耕,何以自结束。”《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老亡八把这两箇瘦马养着,不知作何结束!”

  • 指文章的结尾。

    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五:“《蜀书·马超传》叙其父腾事……不特事蹟不全,行文亦无结束。”魏巍《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五:“让我们用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的日记中的几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

  • 完毕;事至最后阶段,不再继续。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十三:“他的短促的一生就这样地结束了。”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三章:“直到一架敌机被炮火击落,这场短促激烈的战斗才宣告结束。”

  • 7. 罢了 - 而已

    【而已】释义:

  • 助词。表示仅止于此。犹罢了。

    《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赞》:“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宋范仲淹《上资政晏侍郎书》:“众或议尔以非忠非直,但好奇邀名而已。”《红楼梦》第五五回:“只三四日后,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只不过是言语安静、性情和顺而已。”周恩来《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今天胜利局面已定,用战斗方式可以解决是毫无问题了,只是时间早迟而已。”

  • 【相关词】 中罢 九朽一罢 乞罢 也罢 二七大罢工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休兵罢战 休罢 住罢 作罢 你方唱罢我登场 便罢 停罢 免罢 六三罢工 决不罢休 劣倦罢极 劳罢 半涂而罢 却罢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