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跋扈
【全拼】 báhù
【释义】
  • 骄横,强暴。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横行邑里,跋扈城国。”李大钊《面包问题》:“一般武人,却是一日跋扈一日。”

  • 引申为恃强抗拒。

    《晋书·邵续传》:“而续蚁封海阿,跋扈王命。”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上则将帅拥众,有跋扈之心;下则士众久役,有溃叛之志。”清昭槤《啸亭杂录·论三逆》:“国初既定云贵,因命吴三桂、耿继茂、尚可喜等世守边圉,以为藩镇,后渐跋扈,拥兵自重。”

  • 勇壮貌。

    《文选·张衡<西京赋>》:“迾卒清候,武士赫怒,緹衣韎韐,睢盱跋扈。”张铣注:“跋扈,勇壮貌。”

  • 鱼虾跳跃之貌。

    明孙柚《琴心记·归途遇寇》:“蔽海之虾跋扈,争如白虎临头。”清阮文藻《观毒鱼》诗:“小鱼戢戢波面浮,大鱼跋扈高一丈。”参见“扈业”。

  • 指跋扈将军梁冀。

    明王錂《春芜记·宴赏》:“夫人任氏,貌比无盐,性同跋扈。”参见“跋扈将军”。

  • 飞扬貌。

    宋陆游《观村童戏溪上》诗:“竹马踉蹡衝淖去,纸鳶跋扈挟风鸣。”王滋《邓氏大姊王娥芳墓志铭》:“九岁受篆法于独山莫先生,跋扈婉通,自竆笔蓺,盈尺之字,尤为世珍。”

  • 比喻占据统治支配地位。

    朱执言《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贫富悬隔,由资本跋扈;不放任竞争,则资本无由跋扈也。”鲁迅《<故事新编>序言》:“我的集子里,只剩着‘庸俗’在跋扈了。”

  • 【例句】 1、在这位跋扈的将军背后隐然可见很有名气的贝当元帅的身影。
    2、 在尼克松蒸蒸日上的时期,他的手下人一个个骄横跋扈
    3、 吵闹、跋扈;倾向于吓唬别人。
    4、 她说你跋扈横蛮。
    【近义词】 1. 跋扈 - 专横

    【专横】释义:

  • 专断强横。

    《南史·谢弘微传》:“中书舍人黄睦之,家居乌程,子弟专横,前太守皆折节事之。”《明史·高拱传》:“拱既逐贞吉,专横益著。”朱德《新农村》诗:“解放农人歌自得,专横地主莫高飞。”袁静《伏虎记》第三三回:“五年来,这个狂妄、专横、自以为不可一世的恶魔,在这间办公室里指手划脚,发号施令,干尽了坏事。”

  • 2. 跋扈 - 嚣张

    【嚣张】释义:

  • 放肆;邪恶之势上升。

    清李渔《蜃中楼·训女》:“只是刚勇太过,近於嚣张,害事不浅。”老舍《四世同堂》四四:“反之,就这么把女儿给了他,焉知他日后不更嚣张,更霸道了呢。”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十六章:“敌人见他们没有子弹,气焰顿时嚣张起来。”

  • 3. 跋扈 - 猖狂

    【猖狂】释义:

  • 谓随心所欲,无所束缚。

    《庄子·在宥》:“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成玄英疏:“无心妄行,无的当也。”南朝宋鲍照《侍郎报满辞阁疏》:“幼性猖狂,因顽慕勇,释担受书,废耕学文。”明唐寅《烟波钓叟歌》:“芦花荡里醉眠时,就解蓑衣作衾枕;撑开老眼恣猖狂,仰视青天大如饼。”

  • 指清虚以自守的境界。

    唐沉佺期《答魑魅代书寄家人》诗:“独坐寻《周易》,清晨咏《老》《庄》;此中因悟道,无问入猖狂。”

  • 狂妄而放肆。

    汉扬雄《赵充国颂》:“明灵惟宣,戎有先零。先零猖狂,侵汉西疆。”唐刘禹锡《谢兵马使朱郑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躯;猖狂之徒,聆圣泽而悛性。”宋苏轼《上富丞相书》:“軾也西南之匹夫……翰林欧阳公不知其不肖,使与於制举之末而发其猖狂之论,是以輒进説於左右。”《红楼梦》第五回:“子係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三章:“不管敌机多么猖狂,公路上的车辆照旧扬着飞尘不绝地驰骋。”

  • 形容思想、感情、文章气势激荡奔放。

    晋陶潜《和胡西曹示顾贼曹》:“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逯钦立注:“猖狂,情怀激动。”唐柳宗元《答韦珩示韩愈相推以文墨事书》:“雄之遣言措意,颇短局滞澁,不若退之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六节:“韩柳是好友,又互相了解彼此的造诣,柳称韩文‘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所谓猖狂云云,就是韩愈兴儒反佛,理直气壮,表现阳刚爽朗,文章雄伟的气象。”

  • 形容气势猛烈。

    唐元稹《有酒》诗之八:“阴火然兮众族沸渭,颶风作兮昼夜猖狂。”《水浒传》第六六回:“烟迷城市,火燎楼臺……斑毛老子,猖狂燎尽白髭鬚;緑髮儿郎,奔走不收华盖伞。”

  • 狂乱貌。

    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夫差传》:“吴王率羣臣遁去,昼驰夜走,三日三夕达於秦餘杭山,胸中愁忧,目视茫茫,行步猖狂,腹馁口饥。”宋叶适《宿觉庵记》:“盖世有畏日暮,疾走猖狂而迷惑者,然犹反顾不已。”

  • 4. 跋扈 - 猖獗

    【猖獗】释义:

  • 亦作“猖蹶”。任意横行。

    汉贾谊《新书·俗激》:“今世以侈靡相竞,而上无制度……其餘猖蹶而趋之者,乃豕羊驱而往。”一本作“猖獗”。《北齐书·儒林传·孙灵晖》:“﹝南阳王﹞绰所为猖蹷,灵暉唯默默忧顇,不能諫止。”《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刘琮孺子,听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郭沫若《芍药及其他·小麻猫》:“小麻猫失掉,隔不一星期光景,老鼠又猖獗了起来。”

  • 犹凶猛。

    宋沉辽《南岩导师赞》:“復有戾虎,咆哮猖獗。师不为骇,虎亦驯率。”清李渔《闲情偶寄·饮馔·肉食》:“虎不食醉人,非不食也,因其醉势猖獗,目为劲敌而防之也。”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五猖庙﹞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

  • 颠覆;失败。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於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晋书·殷浩传》:“进军河洛,修復园陵。不虞之变,中路猖蹶,遂令为山之功崩於垂成,忠款之志於是而废。”《南齐书·刘善明传》:“公神武世出,虽当静以待之,因机奋发,功业自定。不可远去根本,自貽猖蹷。”

  • 【反义词】 1.跋扈 - 恭顺

    【恭顺】释义:

  • 恭谨顺从。

    《礼记·乐记》:“庄敬恭顺,礼之制也。”《新唐书·韦顗传》:“﹝韦顗﹞蚤孤,事姊恭顺。”《明史·万镗传》:“人主所取於下者,曰任怨,曰任事,曰恭顺,曰无私。”巴金《家》九:“觉新唯唯应着,做出很恭顺的样子,一面偷偷地看觉慧,给他做眼色,叫他不要再开口。”


  • 【相关词】 专横跋扈 代跋 出跋 前跋后疐 嚣张跋扈 回跋 序跋 张跋扈 怙跋 打谩评跋 托跋 扣跋 扬跋扈 拓跋 拓跋嗣 拓跋宏 拓跋弘 拓跋思恭 拓跋氏 拓跋浚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