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八股
【全拼】 bāgǔ
【释义】
  • 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艺、制义、时艺、时文、八比文。其体源于宋元的经义,而成于明成化以后,至清光绪末年始废。文章就四书取题。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而每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其所论内容,都要根据宋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代圣人立説”,不许作者自由发挥。它是封建统治者束缚人民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参阅《明史·选举志二》,清阮元《四书文话》、梁章鉅《制义丛话》。

    《儒林外史》第一回:“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后以比喻空洞死板的文章或迂腐的言论。郭沫若《洪波曲》第五章四:“要做出适合党老爷们口胃的八股来,大家都已经感觉着头痛。”

  • 【例句】 1、这是标准的研究生的手笔,彬彬有礼,一丝不苟,层次分明,同时也有点一般学究的八股腔。
    2、 这种空洞无物的八股调, 我看了就讨厌。
    3、 不错,党八股中国有,外国也有,可见是通
    4、 党八股的第六条罪状是: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近义词】 1. 八股 - 陈腔滥调

    【陈腔滥调】释义:

    【相关词】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 “八司马” “八大菜系” “八王之乱” “八珍”  八七水灾  十八层地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亨利八世》 《八月十五夜玩月》 《半斤八两》 《咏怀八十二首》 《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一书中的康敏 《忠犬八公》 《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 【八拜之交详解】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