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期,按照规定或约定的期限。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二:“要教诸君练习,只好规定一个日期,按期作文。”如:按期完成任务。
【准时】释义:
确守规定的时刻。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九章:“今天晚上,我们准备午夜零点准时出发。”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梁建接到在施工现场准时开会的通知。”
【定期】释义:
一定的期限;一定的日期;定下日期。
晋王羲之《与尚书仆射谢安书》:“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吾意望朝廷可申下定期,委之所司,勿復催下,但当岁终考其殿最。”《梁书·徐勉传》:“僕闻古往今来,理运之常数;春荣秋落,气象之定期。”明高明《琵琶记·文场选士》:“朝廷制度:开科取士,须有定期;立意命题,任从时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这个措资假,是没有定期的,我永远不销假。”杨朔《昨日的临汾》:“自卫队受着定期的训练,明白这次战争是我们生死存亡的关头。”
【按时】释义:
审时。
清陈天华《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不知吾儕原不欲为过高之论、不切时宜之谈,以误我国民之视听,因按时切势,求其可行者言之也。”
依照约定或规定的时间。
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一:“他每天都可以按时见着她一次。”柯岩《特邀代表》:“每回家前后,全班互相叮咛;回家可别犯错误,可要按时返校呵。”
【逾期】释义:
亦作“逾朞”。亦作“踰期”。过了一年,到了第二年。
宋曾巩《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天乎!吾哭伯姊姑,逾朞,又哭吾妹而誌之。”
亦作“逾朞”。亦作“踰期”。超过所规定的限期;脱期。
唐蒋防《霍小玉传》:“玉自生逾期,数访音信。”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一·举人充吏会试》:“奏臣等俱中宣德七年乡举,以疾病会试踰期。”清俞蛟《梦厂杂著·平南仲传》:“杨於是休於旅舍,而平则逾期不返。”李涵秋《广陵潮》第六六回:“第二页写的是:‘因为需钱使用,情借芮姓二百元龙洋,见条付款,不得逾期短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