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安谧
【全拼】 ānmì
【释义】
  • 安定平静。

    《后汉书·桓帝纪》:“元服已加,将即委付,而四方盗窃,颇有未静,故假延临政,以须安謐。”《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回:“平王(楚平王)即位,四境安謐,颇事声色之乐。”清黄钧宰《金壶浪墨·英吉利》:“特命侍卫松筠公,严卫南行,途中称安謐。”杨沫《花蕊》:“那海上的点点白帆和轻轻振翅飞翔的海鸟,使我的心安谧幽静。”

  • 【例句】 1、安谧的午后小憩
    2、 “在这里,它们是另类。你本可以享受最宁静、最安谧的清晨,可突然间它们又叫又闹。”克里斯蒂娜·加莱戈斯说。
    3、 一切都那样舒适、安谧,象在家里一样。
    4、 安谧的午后小憩;温暖舒适的沐浴
    【近义词】 1. 安谧 - 安宁

    【安宁】释义:

  • 安定,太平。

    《诗·小雅·常棣》:“丧乱既平,既安且寧。”《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汉枚乘《七发》:“今时天下安寧,四宇和平。”唐韩愈《举韩泰自代状》:“官吏惩惧,不敢为非,百姓安寧,并得其所。”明黄元吉《流星马》第四折:“文官每按四时调和鼎鼐,武将每定八方威镇华夷,则愿的千千年社稷安寧。”阮章竞《送别》诗:“不把狗们杀干净,千年万代都不安宁。”

  • 康宁,安康。

    唐白居易《蜀路石妇》诗:“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寧。”《再生缘》第二一回:“合府相逢多欢悦,圣躬痊愈免耽惊……且説内宫皇太后,圣躬自此渐安寧。”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四场:“品级台前三叩首,臣问万岁驾安宁。”

  • 谓心情、环境、气氛安定平静。

    三国魏曹植《弃妇诗》:“招摇待霜露,何必春夏成。晚穫为良实,愿君且安寧。”巴金《里昂》:“我必须把心里的话写出来,才能够得到安宁。”萧红《手》:“因为星期日的早晨,全个学校出现在特有的安宁里。”

  • 2. 安谧 - 安定

    【安定】释义:

  • 使平安稳定;使平静稳定。

    《书·盘庚中》:“今予将试以汝迁,安定厥邦。”《敦煌变文集·唐太宗入冥记》:“安定神思。”明张居正《再辞恩命疏》:“卿受遗辅政,有安定社稷之功。”

  • 平静稳定。

    《史记·留侯世家》:“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度,顺流而下,足以委输。”唐李德裕《请授王宰兼行营诸军攻讨使状》:“自闻狂寇侵軼,尚未安定。”宋司马光《上庞枢密论贝州事宜书》:“明圣王之诛,不在快志多杀,要欲布陈条理,期於安定而已。”明唐顺之《故礼部左侍郎薛瑄从祀议》:“臣闻众心安定而成俗,俗必有尚,众志鼓舞而成尚,尚必有倡,倡之者始之也。”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一:“秦妈妈一见了余静,心里就安定了。”

  • 3. 安谧 - 安靖

    【安靖】释义:

  • 使安定平静。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畏而后上下慈和,慈和而后能安靖其国家,以事大国,所以存也。”《汉书·王莽传上》:“纲纪咸张,成在一匱,此其所以保佑圣汉,安靖元元之效也。”宋苏辙《代滕达道龙图苏州谢上表》之二:“臣早事三朝,误知先帝,初睹变更之议,每陈安靖之谋。”清魏源《军储篇》二:“张天骏藉安靖之名,为卸责自全之地,其交部议处。”

  • 安定平静。

    宋苏轼《与杨济甫》之一:“惟闻坟墓安靖,非济甫风义之篤,何以得此?”明李东阳《求退录·陈情恳乞辞免恩荫疏》:“若燕、齐、河、洛之安靖以为臣等之功,则川、陕、湖、贵之纵横,復是谁歟之过?”清孙枝蔚《贞女诗》:“昔当关中乱,州邑失安靖。”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六章第六节:“永福回台南佈置海防,又推行联庄法,检举匪类,地方逐渐安靖。”

  • 4. 安谧 - 安静

    【安静】释义:

  • 安定,平静。

    《管子·内业》:“天主正,地主平,人主安静。”《后汉书·桥玄传》:“玄至镇,休兵养士,然后督诸将守讨击胡虏及伯固等,皆破散退走。在职三年,边境安静。”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诸人亦颇疑之,於是便会伐掘,皆杀之。遂坏庙,絶祀。自后安静。”唐薛调《无双传》:“姊宜安静自颐养,无以他事自挠。”《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所喜接得几封家信,知道家中安静,公子照常读书,也就无可惦念了。”茅盾《色盲》:“林白霜渐渐安静下来了。”

  • 使安定平静。

    晋袁宏《后汉纪·和帝纪下》:“古之有天下者,非欲御制之也,贵在安静之。”《魏书·李平传》:“实宜安静新人,劝其稼穡。”《易·繫辞下》“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唐孔颖达疏:“言欲利己之用,先须安静其身,不须役其思虑。”

  • 谓沉静稳重。

    汉陆贾《新语·怀虑》:“调密者固,安静者祥,志定心平,血脉乃彊。”《宋史·明镐传》:“镐端挺寡言,所至安静有体,而遇事不苟,为世所推重。”明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二·居官居乡不同》:“又如江西临江人朱璉为御史时,媚张江陵,为入幕第一客,闻其在家却忠厚安静,邹南皋先生亦不相喜。”《红楼梦》第五五回:“只三四天后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只不过言语安静、性情和顺而已。”

  • 谓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萧红《孤独的生活》:“街上虽然已经响着木屐的声音,但家屋仍和睡着一般的安静。”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夜已深了,天上的星星密密麻麻,村里十分安静,人们都睡了。”《文汇月刊》1983年第3期:“树上蝉声‘知了知了’的叫,四下很安静。”

  • 【反义词】 1.安谧 - 热闹

    【热闹】释义:

  • 喧闹繁盛。

    《朱子语类》卷二五:“季氏初心也须知其为不安,然见这八佾人数热闹,便自忍而用之。”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你看这郊外人稠物穰,都是赏心乐事,真个好热闹也。”《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走到大街上,人稠物穰,正是热闹。”巴金《憩园》一:“以前僻静的街巷,现在也显得很热闹。”

  • 谓兴致正浓。

    《金瓶梅词话》第九回:“正吃酒在热闹处,忽然把眼向楼窗下看,只见武松似兇神般从桥下直奔酒楼前来。”《红楼梦》第八十回:“香菱説到热闹头上,忘了忌讳,便接口道:‘兰花桂花的香,又非别的香可比--’”老舍《骆驼祥子》十:“大家正说到热闹中间,门忽然开了,进来一阵冷气。”

  • 闹腾;活跃。

    《英烈传》第四五回:“即在帐下设一个大宴会,齐集众将,高歌畅饮,扮戏娱情,一连的热闹了七八日。”《红楼梦》第六三回:“平儿采了一枝芍药,大家约二十来人,传花为令,热闹了一回。”巴金《创作回忆录》六:“后来萧珊的同学游罢石林归来,我们的生活就热闹起来了。”

  • 指热闹的景象或生活。

    宋陶穀《清异录·紫明供奉》:“朕非不能取热闹快活,正要与弦管尊罍暂时隔破。”《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我也跟你瞧热闹去。”《红楼梦》第十一回:“我説老祖宗是爱热闹的,今日不来,必定有个缘故。”冰心《冬儿姑娘》:“我们冬儿她爸爸在海淀大街上看热闹,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就丢了。”


  • 【相关词】 @安时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安乐死” “安乐窝 “安石不出,如苍生何! “慰安妇”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西安事变” “长安  安娜斯塔西娅  安布雷拉  安禄山  潘安 《七月与安生》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假如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 《圣安娜》 《安加利之战》 《安妮日记》 《安娜卡列尼娜》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