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安史之乱
【全拼】 ān shǐ zhī luàn
【释义】 唐朝地方割据势力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公元755年拥有重兵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起兵叛乱,占领唐都城长安,玄宗李隆基仓皇逃到四川。肃宗李亨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由于安史军残暴,激起人民反抗。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庆绪所杀,两年后庆绪又被史思明所杀,又两年史思明为其子朝义所杀。至763年朝义自杀,叛乱平定。
【例句】 1、安史之乱后,随着中央财政权力下放,出现了中央财政地方化倾向,这使中央和地方的财经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2、 公元744年,发展壮大了的回鹘于漠北建立政权,并两次出兵帮助唐朝中央政权平息“安史之乱”。
3、 龙门石窟至唐而大盛,安史之乱后逐步衰微。
4、 史朝义之死是唐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他的死亡标志着八年安史之乱的结束。
【相关词】 @安时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安乐死” “安乐窝 “安石不出,如苍生何! “慰安妇”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西安事变” “长安  安娜斯塔西娅  安布雷拉  安禄山  潘安 《七月与安生》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假如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 《圣安娜》 《安加利之战》 《安妮日记》 《安娜卡列尼娜》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