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哀痛
【全拼】 āitòng
【释义】
  • 哀伤;悲痛。

    《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未尽,思慕未忘。”唐杜甫《杜鹃行》:“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哀痛之音,不堪卒读。”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也同情怜惜着愫姨嘤嘤隐泣时发自衷心的哀痛。”

  • 【例句】 1、那位母亲哀痛不已。
    2、 最深切关心他们安危成就的人,对他们死难的哀痛也最深。
    3、 怀着哀痛的心情,他重新寻访了他所心爱的旧游地。
    4、 深切的哀痛不能永远承受
    【近义词】 1. 哀痛 - 哀伤

    【哀伤】释义:

  • 悲痛忧伤。

    《汉书·匡衡传》:“陛下秉至孝,哀伤思慕,不絶於心。”唐杜甫《成都府》诗:“自古有羈旅,我何苦哀伤。”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国朝何仲默亦遭壬申之乱,但过於哀伤尔。”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九:“不远处送来提琴的声音,拉的是哀伤的调子。”

  • 2. 哀痛 - 悲伤

    【悲伤】释义:

  • 悲痛忧伤。

    《汉书·刘向传》:“书奏,天子召见向,叹息悲伤其意。”晋成公绥《啸赋》:“唱引万变,曲用无方,和乐怡懌,悲伤摧藏。”《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养娘道:‘小姐你今番到人家去,不比在老爷身边,只管啼哭,必遭打駡。’月香听説,愈觉悲伤。”郁达夫《采石矶》二:“一想到现在的这身世,他就不知不觉的悲伤起来了。”

  • 3. 哀痛 - 悲哀

    【悲哀】释义:

  • 伤心。

    《老子》:“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史记·五帝本纪》:“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唐杜牧《寓题》诗:“假如三万六千日,半是悲哀半是愁。”《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我兄弟三人若分离了,亦如此树枯死,岂有荣盛之日,吾所以悲哀耳。”田汉《南归》:“我也不愿她来分我的悲哀,而且悲哀也不是别人分得去的。”

  • 4. 哀痛 - 悲痛

    【悲痛】释义:

  • 伤心。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於是百姓悲痛相思,欲为乱者十家而六。”宋苏舜钦《哭曼卿》诗:“归来悲痛不能食,壁上遗墨如栖鸦。”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妾病始因弟亡母丧,悲痛过甚。”梁斌《红旗谱》五九:“张嘉庆的泪只有向心里流着,说不尽的悲痛。”

  • 5. 哀痛 - 难过

    【难过】释义:

  • 谓日长难捱,不易度过。

    宋欧阳修《夏日学书说》:“夏日之长,饱食难过,不知自愧,但思所以寓心而消昼暑者。”

  • 过不去。

    毛泽东《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现在是过社会主义的关,有些人就难过。”

  • 痛苦;难受。

    《敦煌曲子词·凤归云》:“东邻有女相料实难过。”《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太太直着眼,皱着眉,听一句难过一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想到继之此时在里面叙天伦之乐,自己越发难过。”冰心《寄小读者》一:“我走了--要离开父母兄弟,一切亲爱的人。虽然是时期很短,我也已觉得很难过。”

  • 【反义词】 1.哀痛 - 喜悦

    【喜悦】释义:

  • 亦作“喜说”。愉快,高兴。

    《吴子·图国》:“成汤讨桀而夏民喜悦;周武伐紂而殷人不非。”《史记·梁孝王世家褚少孙论》:“景帝曰:‘千秋万岁之后传王。太后喜説。’”唐寒山《诗》之二八八:“顺情生喜悦,逆意多瞋恨。”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二折:“巡行一遭,又早是半年光景,今日到家,多大来喜悦。”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林道静的心里渐渐充满了一种青春的喜悦。”

  • 指喜欢,好感。

    明张居正《女诫直解》:“若不得公婆的喜悦,则为夫主者,亦岂敢违亲而见容哉!”


  • 2.哀痛 - 快乐

    【快乐】释义:

  • 欢乐。谓感到幸福或满意。

    汉焦赣《易林·乾之履》:“富饶丰衍,快乐无已。”《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王住宫中快乐多,更於终日奏笙歌。”明唐寅《感怀》诗:“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閒人地上仙。”巴金《家》六:“他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


  • 3.哀痛 - 愉快

    【愉快】释义:

  • 快乐,适意。

    《史记·酷吏列传序》:“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邱生》:“晡时,僧却回,色殊愉快。”刘半农《敲冰》诗:“结着七十里路的坚冰,阻碍着我愉快的归路。”

  • 媮快:快乐,适意。

    《汉书·酷吏传序》:“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媮快乎?”《史记·酷吏列传序》作“愉快”。


  • 4.哀痛 - 欢乐

    【欢乐】释义:

  • 快乐。

    《庄子·渔父》:“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唐顾况《弃妇词》:“家家尽欢乐,贱妾空自怜。”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唐太宗亦以降诞日,谓长孙无忌曰:‘今日是朕生日,世俗皆为欢乐,在朕翻成感伤。’”曹禺《王昭君》第三幕:“我来,是为了两家百姓的欢乐。”

  • 唐铙吹部七曲之一。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乐通一》:“鐃吹部七曲:一、破阵乐,二、上车,三、行车,四、向城,五、平安,六、欢乐,七、太平。”

  • 懽樂:快乐。

    《吕氏春秋·本味》:“不谋而亲,不约而信,相为殫智竭力,犯危行苦,志懽乐之,此功名所以大成也。”汉刘桢《公宴诗》:“永日行游戏,懽乐犹未央。”


  • 5.哀痛 - 欢喜

    【欢喜】释义:

  • 快乐;高兴。

    《战国策·中山策》:“长平之事,秦军大尅,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復见汉官威仪。’”元耶律楚材《再过西域山城驿》诗:“主人欢喜铺毛毯,驛吏仓忙洗瓦钟。”《红楼梦》第三一回:“人以为欢喜时,他反以为悲慟。”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 喜爱。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他真个不欢喜我了,更待干罢!只得到俺哥哥那里告他去。”《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商小姐见兄弟小时母子伶仃,而今长大知事,也自欢喜他。”

  • 懽喜:高兴;快乐。

    《汉书·萧望之传》:“窟穴黎庶莫不懽喜,咸曰将军其人也。”《世说新语·贤媛》“帝以明君充行”南朝梁刘孝标注:“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嬙字明君赐之。单于懽喜,上书愿保塞。”宋叶适《朝请大夫沉公墓志铭》:“士懽喜诵説,以为自赵元镇、陈应求纔有此尔。”


  • 【相关词】  汉哀帝 《哀时命》 一月的哀思 七哀 七哀诗 不暇自哀 举哀 乐尽哀生 乐往哀来 乐极哀来 乐极生哀 乞哀 乞哀告怜 于乎哀哉 于呼哀哉 伤哀 余哀 佞哀 修哀 八哀诗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