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哀辞
【全拼】 āicí
【释义】
  • 亦作“哀词”。文体名。古用以哀悼夭而不寿者,后世亦用于寿终者。多用韵语写成。

    《后汉书·杨脩传》:“脩所著赋、颂……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南史·后妃传下·陈后主沉皇后》:“及后主薨,后自为哀辞,文甚酸切。”宋苏轼《答秦太虚书》:“程公闢须其子履中哀词,軾本自求作,今岂可食言。”清袁枚《随园随笔·辨讹》:“晋挚仲洽曰:凡作哀词者,皆施於童殤夭折,不以寿终之人。”章炳麟《国故论衡·正赍送》:“今人以哀辞施诸寿终,斯所谓失伦者。”鲁迅《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中国社会没有改变,所以没有怀旧的哀词。”

  • 【例句】
    【近义词】 1. 哀辞 - 悼词

    【悼词】释义:

  • 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讲话或文章。

    巴金《遵命文学》:“我在追悼会上读了悼词,想起他的不明不白的死亡,我痛惜我国文艺界失去这样一位战士。”《花城》1981年第2期:“还不知道是我参加他的追悼会,还是他为我写悼词哪!”

  • 【反义词】 1.哀辞 - 颂词

    【颂词】释义:

  • 颂扬功德的文体。

    唐韩愈《河中府连理木颂》:“奋肆姁媮,不知所如,愿託颂词,长言之于康衢。颂曰:‘木何为兮此祥,洵厥美兮在吾王。愿封植兮永固,俾斯人兮不忘。’”

  • 颂扬或祝贺的言词。

    巴金《秋》二一:“押韵的吉祥的颂词愉快地送进他的耳里。”艾青《毛泽东》诗:“‘人民的领袖’不是一句空虚的颂词,他以对人民的爱博得人民的信仰。”


  • 2.哀辞 - 颂辞

    【颂辞】释义:

  • 赞扬或祝贺的文词。

    唐柳宗元《箕子碑》:“古闕颂辞,继在后儒。”


  • 【相关词】  汉哀帝 《哀时命》 一月的哀思 七哀 七哀诗 不暇自哀 举哀 乐尽哀生 乐往哀来 乐极哀来 乐极生哀 乞哀 乞哀告怜 于乎哀哉 于呼哀哉 伤哀 余哀 佞哀 修哀 八哀诗
    回到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