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

新编十万个为什么之艺术知识5


为什么巴赫被称为“音乐之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大、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他一生杰出的创作活动和对音乐艺术的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使他成为历代著名音乐家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在世界音乐史上,巴赫享有“音乐之父”的美称。 
  巴赫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德国的埃森纳赫城。他的家庭是一个音乐世家,大约从16世纪开始。巴赫家族就已经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在这个家庭所出生的20多名音乐家中,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酌成就最高,名字最响亮。他的父亲是一名中提琴手,哥哥是风琴师。巴赫早年丧父,便在哥哥的指导下刻苦学习音乐,很快便掌握了风琴、小提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在作曲方面已崭露头角。中学毕业后,巴赫开始了自己艰苦的音乐艺术生涯,在宫廷和一些教堂里担任乐师。当时他身份低下,生活十分贫苦,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创作出了许多价值很高的作品。

  巴赫一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祖国,因此他的作品最能反映德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特点。他的作品风格庄重而严谨,写作技巧高超,作品内容深刻,对许多音乐形式都作了重要的发展和创新,如协奏曲、管弦乐曲和钢琴曲等。    他确立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并为此创作了《平均律的钢琴曲集》。在钢琴演奏技巧上,他完善了指法的运用,这对钢琴曲的创作、演奏、钢琴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巴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除了著名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外,还有《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布兰登堡协奏曲》及《农民康塔塔》等。    巴赫继承和发扬了前辈作曲家的创作手法,把复调音乐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小提琴协奏曲形式的完善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布兰登堡协奏曲》对交响音乐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钢琴音乐也十分突出,为后来贝多芬钢琴音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巴赫不但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和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他在世时生活贫困,没人过问他的作品;死后数十年才得到人们的重视。他成为人们推崇的最伟大的古典音乐大师,并在世界音乐史上,享有“音乐之父”的美称。


为什么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出身很贫苦,8岁时,进了海茵堡教堂、维也纳的圣斯蒂芬教堂男童声合唱队唱歌,开始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学习音乐。10年后,因嗓子变声而被教堂解雇,从此走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他当过家庭音乐老师,上过街头演奏,虽然生活很艰苦,但接触了大量通俗音乐。从童年起,海顿就非常喜欢听民间歌谣,成人后,更是注重向民晤尹  艺术卷间音乐学习,所以他的创作和民间音乐保持了密切的联系。
   从1761年起,海顿担任了皇宫的乐长,孜孜不倦地自学和创作,度过了近30年奴仆式的生活。海顿一生写了108部交响乐,83部弦乐四重奏及清唱剧《创世纪》等。海顿为人谦虚、诚实、爱憎分明,他的音乐作品风格表现出朴实无华、幽默爽朗的特点。他在90年代两次去英国旅居,应约写了12部著名的《伦敦》交响乐。在音乐方面,他竭力摆脱教会束缚的社会生活,在教学外演奏管弦乐曲,或在家中演奏弦乐四重奏。海顿是作品最丰富的作曲家,对交响乐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有“交响乐之父”的称号。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交响乐不是海顿首创的,但这种器乐形式在海顿的努力下,从开创阶段进入了成熟阶段。如演奏交响乐的管弦乐队,最初只包括5把小提琴、1把大提琴、1把低音提琴、1只长笛、两只双簧管、两只大管和两只圆号,共约14人。经过海顿的努力革新,交响乐队形成了完整的双管编制,总人数达到了20多人。

为什么莫扎特被称为“音乐神童”


   20多年前,欧洲出现了很多大音乐家。他们都从小就显露出非凡的音乐才华,其中,莫扎特是一位无与伦比的“音乐神童”。  
 1756年,莫扎特了生在奥地利~个音乐之家,父亲在宫廷教堂里担任乐师。他3岁时能用钢琴弹奏乐曲,并能自己进行创作。到他们家来作客的朋友们都为小莫扎特的音乐才华感到特别惊奇。他在客人面前演奏自己创作的钢琴曲,并能自己进行创作。到他们家来作客的朋友们都为小莫扎特的音乐才华感到特别惊奇。他在客人面前演奏自己创作的钢琴曲,大人们听后都无限适习欣慰,可以说他已是一个很成熟的小音乐家了。父亲带他出国去进行旅行演出,所到之处受到了空前热烈的欢迎。人们不敢相信,7岁的小孩竞能弹奏那么美妙的音乐,表现得那么成熟。8岁时莫扎特就能创作大型的音乐作品了。他能演奏小提琴、钢琴、管风琴。10岁时他已经能指挥庞大的交响乐队演奏交响曲和歌剧了。    1791年,年仅35岁的莫扎特过早地离开了人间。在短短的一生中,莫扎特为我们留下了70多部大型音乐作品和多部歌剧。


为什么贝多芬被称为“乐圣” 


  德国伟大作曲家贝多芬(1770—1827),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队的乐长,父亲是合唱队的歌手。贝多芬5岁起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2岁已经能自如地演奏。他在波恩时很早就过着劳动生活,担任了很多职务,要为不少学生教授音乐课,还勤奋刻苦地自学古文,阅读历史文献和文艺作品,同时还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 
  1792年起贝多芬定居奥地利的维也纳,先后跟著名作曲家海顿等人学习。海顿很快觉察到贝多芬与众不同的性格和见解。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1796年起他的听觉逐渐衰退,约20年后两耳完全听不见了,怛在一生的最后10年中还创作了一些很有特点的作品。他晚年生活十分贫困,但还写了总结他一生创作活动的《第九交响曲》。19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维也纳逝世,死的时候没有一个亲人在身旁。3天后下葬时,所有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多群众护送着他。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晤尹  艺术卷227事业……”  

  贝多芬的创作集中表现了“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英雄主义精神。他的作品有交响曲9部,管弦乐曲几十首,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1首,其他协奏曲5首,室内乐几十首,还有钢琴奏鸣曲32首,其中以《热情》、《月光》、《悲怆》等最为著名。贝多芬的9部交响乐在音乐史上达到了空前的成就,其中最著名的有《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乐》(田园)和《第九交响乐》(合唱)。贝多芬在创作上继承了德国音乐的优秀遗产,又富有创作性,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火热生活和战斗精神。在音乐史上,他是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之间承先启后的伟大作曲家,他的作品至今仍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贝多芬被誉为“古今乐圣”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