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前痛是怎样引起的
小学生在田径、球类等项目中跑跳次数过多,就会感到小腿前面痛,有的小腿前面皮下还有结节和肿块,在做向后蹬地动作时有明显的痛感。运动医学上称之为“疲劳性胫骨骨膜炎”。
发生胫骨骨膜炎的原因是:运动时附着在小腿的屈拇(趾)肌群过多地收缩,过度地牵扯了附着部分,使该处骨膜和骨质的正常联系遭到破坏,骨膜松驰或分离,骨膜下出血产生肿胀,甚至局部骨质脱钙或发生断裂等病理性改变,引起发炎,产生疼痛。
疼痛轻的时候还可进行锻炼,但要少用前脚掌跑,并用弹性绷带把小腿包扎起来,练习量应加以控制。若肿胀明显,疼痛剧烈,应暂停下肢训练,进行休息与治疗。
采用按摩,或常用热水袋热敷,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膜间渗出液体的吸收,伤痛可以消除快些。
避免患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对初参加锻炼的人来说,关键在于预防。锻炼时要合理安排运动量,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尤其注意动作的放松和落地的缓;中,同时注意少在过硬的地上做跑跳练习,更要注意做好充分准备活动。
为什么运动员参加马拉松赛跑时,沿途要喝些盐水和糖水
马拉松赛跑属于超长距离比赛,一共要跑42公里195米,优秀运动员跑下全程约要2个多小时。在遮样长时间的运动中,运动员所消耗的体内能源物质是很多的,主要是肌肉里贮藏的肌糖元。当肌肉中的肌糖元被消耗掉一部分以后,肝脏中贮存的肝糖元立即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在血液中的葡萄糖叫做血糖),经过血液运输到肌肉,再转变为肌糖元,供继续运动时应用。在运动时因为肌糖元随时得到补充,所以实际消耗得并不多,而主要消耗掉的是肝糖元。而人体中肝糖元的贮藏量一般大约为300克,数量是有限的。
马拉松跑时,肝糖元贮存量渐渐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而这时肌糖元仍在消耗着,于是就引起血糖含量降低。血糖对人体的生理意义是很大的。例如,脑细胞及其他许多器官的细胞的生命活动,都是靠血糖运进来之后,氧化产生能量才能进行。血糖降低了,脑细胞的工作能力就会显著下降,体内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就会显著下降,体内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也随之降低,这时就会出现头晕,出虚汗,四肢无力等现象。血糖严重下降时,还可能晕倒(低血糖性休克)。
所以,进行马拉松赛跑时要饮用一些糖水,除了借以增加血糖含量,通过甜味的刺激还可以反射性地促使肝糖元加速分解成葡萄糖,以提高血糖的含量。所以,马拉松跑时饮用一些糖水确有必要。
为什么还要喝盐水呢?进行马拉松跑时,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的产热过程增加,而为了维持体温使它不致升得过高,就要通过出汗来散热。出汗时,除了水分大量丧失之外.身体内的盐分也会随汗液大量丧失。根据调查研究,马拉松跑后盐分约损失21克。血液中盐分如果丧失过多,肌肉会产生抽筋现象,所以在途中补充些盐水也是必要的。
跑马拉松时水分丧失很多,可达到4~5公升,体内自由水的储量是2~3公升左右,所以途中应适量补充水分,但不宜过多,以免胃胀,影响体力。水分可以在跑后逐渐补充。
体育运动对肌肉有什么作用
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肌肉的生长发育。人在安静的时候,肌肉中的大多数肌纤维处于静息状态,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大多数也闭锁不开。当人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大量开放(毛细血管网增加),血液大量通过肌肉,能源和营养物质源源而来,使得肌纤维变粗,肌肉的体积增大,因而肌肉显得发达、结实、健壮、匀称而有力。正常人的肌肉约占体重的35~40%,而经常从事体力活动的人,肌肉约占体重的45~55%。
肌肉纤维中包含有白肌纤维(快肌)和红肌纤维(慢肌)。白肌纤维的特点是收缩快,但不能持久;红肌纤维的特点是收缩慢,能耐久。白肌纤维收缩的速度比红肌纤维快3倍,收缩力量也比红肌纤维大。运动训练对各类肌纤维都有影响,影响的程度取决于运动项目的性质:如短跑运动员的白肌纤维可高达92%,而长跑运动员的红肌纤维高达90%。这说明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肌纤维的发展也不同,所以少年儿童的训练不要太专一,应全面进行身体锻炼。
总之,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儿童肌肉收缩更加有力,肌肉的韧性和弹性大大加强,耐久力也得到提高,对肌肉的形态和机能都能产生好作用。
为什么练投掷能长力气
一个人力量的大水,不但可以用能够举起多大重量来衡量,也可以用把物体掷出去的远近度来衡量。推铅球、掷垒球等都是用后一种方式来进行比赛的。
要想投得远,就必须有力量。力量是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231我们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由许许多多肌纤维组成。力量也就由肌肉中的肌纤维集体而产生。假如参加收缩的肌纤维多,这块肌肉产生的力量就大;只有少数的肌纤维收缩,力量就小。肌纤维假如能步调一致,一齐伸缩,产生的力量就比三三两两、有先有后要大。另外,每根肌纤维愈粗壮有力,整块肌肉也愈粗壮有力。所以力量大小,首先决定于肌纤维被动员的数量、一致性和它们的粗细。
一块离体肌肉的肌纤维本身是不会收缩的,必须依靠外界施加刺激。在整体情况下,靠脑子的中枢发生兴奋,兴奋冲动着神经传给肌纤维,刺激了它们才能引起收缩。也就是说,肌纤维是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才能收缩的,所以神经系统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兴奋,以引起多数肌纤维同时收缩,是决定力量大小的关键。
要把一个物体投得很远,不是光靠某一块肌肉的收缩来实现的,全身的所有肌肉必须协同活动才行。所谓各个肌肉的协同活动,绝不是大家一起收缩,一块用力。要真是这样,反而会投得更近,不信同学们可以试一试。只有和用力有关的肌肉(协同肌)尽可能地尽量收缩,与用力无关的肌肉(对抗肌)适当放松,投出去的方向才能准确,力量才能集中,不被无谓地消耗掉。
我们在练习投掷的过程中,不晰地改正投掷动作,不断地试验怎样才能投得更远,神经系统的高级指挥部——大脑皮层就把这些正确的动作和发力顺序巩固下来,成为条件反射,从而改进了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
神经细胞产生更强兴奋的机能能力,也在长时期强烈用力的刺激下才可能得到提高。肌肉中的肌纤维通过长期锻炼,也可以变得更加结实粗壮。
肌纤维结构的变化和系统调节能力的改善,是决定投掷力量大小的因素。反过来,经常练习投掷使肌纤维和神经系统的机能进一步提高,就又增大了力量。这就是练习投掷能长力气的原理。
少年时期练举重影响长高吗
15岁以后练举重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讲究方法。我国的体育科学工作者曾作过调查研究。对初中三年级的男同学(15~16岁)作了实验,结果发现他们在练了一年举重以后,体重、胸围、肩宽、臂围、腿围等生长发育指标都比只从事一般体育活动的学生增长得多,身高的增长也较明显。
由此可见,只要科学合理地安排举重练习,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只会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不会影响身高增长。
但是,如果练习的运动量过大,则会促进骨骼较早骨化,从而影响骨骼的生长。所以在少年时期练举重,一定要特别注意运动量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