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

新编十万个为什么之地球科学知识2

为什么黄河下游有“地上河”之称

黄河携带着大量泥沙进入下游,随着河道变宽,水流变得缓慢,泥沙大量淤积在河床中。这样年复一年,泥沙不断淤积,以致下游河道成为高出两岸平地的“地上河”,全靠人工筑堤束水。根据观测,每年河床平均升高约10厘米。现在,河床一般比堤外的地面高出数米,有的高达10米以上。黄河好像悬在空中,因而黄河下游又叫“悬河”。

近几十年,黄河两岸人民在下游培修加固了黄河大堤800公里,使大堤一般高出河床六七米,有的高出10米以上。大堤两旁植树护堤,效果显著,改变了过去“三年两决口”的局面。黄河两岸的人民还创造了引黄淤灌的办法,实现水沙资源的综合利用。

 

黄河为什么会改道

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沆域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为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说也有趣,黄河下游河段就像一条摆动的龙尾,多次改变河道。

如近代历史上的1819年及1940年鸦片战争以后,黄河下游的开封、陈留、中牟、兰考、武陟等地多次溃决、改道,冲毁农田村合,民众损失无计其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黄河治理,毛泽东主席提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经过科学家们的多次勘察,反复研究,揭示了黄河河道改变的内在机理。原来,黄河从江苏入海改为从山东独流入海后,不再影响淮河和海河两大水系的水文变化。但对于黄河这样一条多泥沙的河流来说,下游局限于一个较窄的范围内流动,河床高悬于大平原之上;加上处于气候,水文长期波动变化最显著的中纬地带;黄河中上游又流经土壤裸露、疏松的黄土高原产沙区,一旦出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便形成高含沙量洪水,有时最大洪峰输沙量可达60亿吨左右。当到达黄河下游时又因下游河道受海平面和大平原地势控制及河口延伸的影响,输沙能力明显小于中上游来沙量,河床淤积比平常漫流时期迅速。同时因黄河下游长期形成上宽下窄的河道格局,黄河受山东丘陵山地阻挡出现的河道大弯曲呈宽穿过渡河段。突然到来的多泥沙特大洪水往往在此形成河道堵塞,河堤溃决,河流由此寻找新的低地形成河道。由此可见,中道淤积大量泥沙,河道高悬.河堤管理不善,洪峰通过能力不足是形成黄河改道的原因。据此,人民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清淤护堤、加大洪峰通过能力,使黄河溃决改道的现象得到控制。

 

为什么称黄河为“悬河”

“悬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黄河的独特称号。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闻名中外的一条多泥沙河流,它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祖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所谓“悬河”是指黄河下游河道而言,当地又叫它“天上河”。

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560多亿立方米,只相当于长江年径流量的二十分之一,而多年平均输沙量却高达16亿吨,接近于长江多年平均输沙量的4倍,因此成为世界上含泥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可绕地球赤道27周。

黄河由青藏高原奔腾而下,汇成一把利剑,劈开叠峦重峰,穿行在深邃的峡谷之中。在峡谷最窄的地方,从底仰望天空,云天一线;俯视河谷,急流激荡,犹如万马奔腾。黄河的中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是泥沙的主要来源。过中游后,河出峡谷,进入下游的;中积大平原,870多公里的河道,横贯豫、鲁两省。由于下游河道平坦,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逐年升高。黄河每年带到下游的泥沙,约四分之一要堆积在下游河道内。由于河床逐年抬高,年复一年,就使黄河下游河床一般比大堤外面高出35米,有的竞达910米,“悬河”之称就由此而闻名于世。

 

黄河为什么不走捷径入海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人类很早就对“黄河之水向东流”有所认识。黄河从青海巴颜喀拉山发源后,流至兰州开始北上,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折而向南,至三门峡又量新向东,拐了一个巨大的“几”字弯,其长度占黄河全长的三分之一以上,这就是著名的黄河第二湾。它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湾南北相向,遥相呼应。黄河为什么不走捷径入海,而要千里北上呢?这得从黄河的形成谈起。

河套平原在中生代以前,本来同属于阴山古老隆起的一部分。在1亿年以前,由于燕山造山运动的影响,形成一个巨大的内陆断陷盆地;以后的喜马拉雅山运动继承了燕山运动的特点,使吉兰泰、河套和土默特川贯通一起,成为巨大的内陆湖。沉积了巨厚的以湖相为主的山前堆积,在河套平原,盖层一般厚20005000米,陕坝一带最厚近8000米。如果把它立起来,差不多像喜马拉雅山一样高!可见沉降之剧烈。这些沉积物像书页一样,真实地记录着河套平原的发展史。在距今约2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以后,地壳急剧上升(包括沉降部分),使古湖水面大为缩小。在坦荡的湖滩上,雏河南翻北滚,从无槽泛流向浅河床过渡,至少有五六次重大改道。当时的河流,是以河套古湖为归宿的内陆河,并成为古湖的补给源。

大约在河套断陷的前后,还有宁夏盆地、渭河盆地、汾河盆地、三门峡盆地等一系列封闭、半封闭的断陷盆地。当时黄河各段或其主要支流,均为以这些古湖为归宿的内陆河。后来,由于地壳上升,河流长期的向源侵蚀(也许还有冰川作用的功绩),使三门峡、禹门口、龙口和青铜峡、相继被切穿,使各自为政的河谷串通一气,水到渠成,终于全线贯通,输于古湖水,澎湃向海洋。

可见,黄河像个浩大的天然水利工程一样,是几经动工,而后全线贯通的。各段在黄河的形成中都做出应有的贡献,在通向大海的探索中走了许多弯路。地壳运动和各种地质作用在黄洱的形成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京杭大运河为什么特别著名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同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曾经兴建过许多宏伟的水利工程,其中最著名的人工河,要数京杭大运河了。

京杭大运河的确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全长177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我国的天然江河大多是从西向东流入大海的。这条运河,北起北京通县,南到浙江杭州,纵贯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条大江。想想看,在古代还没有铁路的时候,这条大运河在担负南北交通上,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开凿的运河之一,从开始修建的时候算起,已经有24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末期,长江下游一带的吴国统治者,为了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征调大批劳动人民,在江苏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北流的运河,称为邗沟。以后,运河不断向北、向南扩张。到了公元7世纪初,隋代的统治者为了搜刮南方的粮食物资、调运军队,不断延长、整治这条运河。到了元代,京杭大运河已经初具规模。元、明、清三代,这条运河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南北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沿线虽然都是平原,但地势仍然有高有低。为了使运河顺利通航,劳动人民修了水闸,分段拦水,保证了水量。当时的科学技术还不发达,我国的劳动人民全凭双手开凿出这样长的河道,修筑了那么多的闸坝,真可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清末以后,兴建了京汉、津浦等从南到北的铁路,沿海航运又有了发展。由于统治者不再关心运河的维修治理,许多河段淤塞断航,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从此失去了它的怍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运河得到了全面整治,由于许多水利工程兴建,大运河还担负着灌溉千万顷良田和南水北调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