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

维生素能“包治百病”吗

如果你注注意过电视、杂志和报纸上的维生素广告,你会发现维生素真是“无所不能”的。无论是预防感冒还是癌症,是美容祛斑还是强壮骨骼,甚至是延缓衰老和治疗老年痴呆,维生素俨然是一种包治百病的神药。

在美国,有接近40% 的成年人经常服用维生素制剂,整个维生素产业以每年120 亿美元的速度增长,约占整个保健品市场的四成。中国的维生素市场也日益增长。那么,这些广告里说的都是真的吗?关于维生素,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迷信,甚至是骗局呢?

对于大部分健康人来说,只要不过分偏食,日常的饮食基本能保证维生素的摄入,并不需要额外的维生素制剂。只有很少的情况才需要特别补充。

例如,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进食足够的食物时,就需要补充维生素。老年人的牙齿退化,咀嚼能力下降,多偏好质地柔软的食物,导致饮食结构不均衡。同时,高龄老人的消化道功能减退,进一步减少了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因此存在进食障碍的老年人,需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

因人而异的维生素

怀孕的女性需要额外补充更多的叶酸(维生素B9)。叶酸是人体产生新细胞的重要原料。女性怀孕后,大量的叶酸被用于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单纯通过食物获取可能难以满足这种消耗。因此怀孕的女性需要口服叶酸制剂进行额外的补充。如果缺乏叶酸,胎儿有可能发生一种叫作神经管缺陷的致命性疾病,导致新生儿出现脊柱及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和智力障碍,甚至夭折。

动物性食物会提供丰富的胆固醇,而胆固醇又是维生素D 合成的原料,所以素食主义者也容易出现维生素D 缺乏。另外素食者也可能缺乏维生素B12。

身体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饮食要均衡,既需要充足的蔬菜水果,也需要足够的肉食。因为儿童不仅需要蔬菜水果中的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也需要大量优质的动物蛋白质,以及动物性食物中的维生素A 和维生素D 等。

好心办坏事”的维生素

在正常饮食之外摄入维生素制剂时,需要注意剂量。但厂商在宣传时几乎从不强调这一点,给人一种“吃得越多越好”的错觉。比如,婴幼儿食物和补充剂厂商常常强调他们的产品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 和钙,可以促进孩子骨骼的健康发育。可是他们却不会说明,婴幼儿是最容易发生维生素中毒的人群。原因在于,父母本着为孩子健康着想,误认为食品中添加越多的钙和维生素越好。在不经意之间,孩子已经摄入了大量的维生素。曾有报道,家长使用添加了维生素D 的奶粉喂养孩子,同时又让孩子服用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D 的营养补充剂。一段时间后,孩子便出现了恶心呕吐、牙齿异常等中毒表现。

这是因为维生素D 很容易在体内积聚,长期高剂量补充容易引起中毒症状。在脂溶性维生素中,维生素D 中毒又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摄入过多的维生素D,将迫使人体吸收过多的钙,使得血液中的钙升高到一个非常危险的水平。与此同时,身体里另一种调节钙水平的激素——降钙素大量分泌,将过多的钙沉积到心脏和肾脏等器官,这可能引发重要器官功能失常,甚至诱发猝死。因此,购买强化维生素的食品或保健品前,我们必须仔细阅读商品标签,估计维生素的含量,避免无意中摄入过多的维生素D 或者其他脂溶性维生素。

识别维生素骗局

很多厂商宣称他们的维生素制剂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美白祛斑、延缓衰老。但维生素补品和保健品广告中的神奇效果,实际上都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消费者如何识别维生素补品中的骗局呢?记住以下几点,也许能对我们有所帮助:

1.维生素的安全性由剂量决定。每日摄入足够食物的同时服用维生素补品,可能会导致摄入剂量过高,容易发生脂溶性维生素中毒。

2.强调“有机”、“天然”的维生素补品,大多价格昂贵,实际效果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并无差异。

3.以蔬菜、水果、藻类及植物种子提取物为卖点的维生素补品,并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证明其优于人工合成的维生素制剂。

4.所谓的 维生素B17、维生素B15 和维生素P 等并非维生素,号称最新发现的维生素大多只是商业广告的过度夸张。

5.没有证据显示维生素补品具有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或者延缓衰老等疗效。很多所谓效果只是由于心理因素。有趣的是,实验表明,越是昂贵的产品心理“效果”越强。即使服用者吞下的只是淀粉药片,被告知药片价格昂贵后,也会产生“有效”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