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

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么?

甲骨文———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使用的一种刻在龟壳、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jiaguwen2

古书上记载,最初人们用来记事的方法是用绳打结、用刀刻符号。到了商周时代才出现了这种甲骨文。1899年,京城古文字家王懿荣因病偶然在中药“龙骨”上发现带字的甲骨。凭着古文字家的敏感,王懿荣对“甲骨”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这里原来是商代后期的国都“殷”的所在地。商灭亡后,这里成为废墟。甲骨文正是殷商的遗物。目前,考古界共发掘出商代甲骨约十五万片左右。因甲骨文多为占卜之辞,所以,我们又称甲骨文为“殷墟卜辞”或“卜辞”。从1951年开始,考古家们又先后在陕西、河南、山西、北京等省(市)发掘出属于西周时期的有字甲骨共302片,总字数达1041个。因而,甲骨文的全称应是“商周甲骨文”。

jiaguwen1

甲骨文笔画瘦硬劲挺,平行规正;结构对称,书风细劲峭拔,天真烂漫,实为一代法书。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多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1898年首次发现。1928年后,经多次发掘,先后出土10余万片,主要刻卜辞及占卜纪实的有关文字。单字总数约4600字,可识文字达1700余字。文字结构已从独体趋向合体,基本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六书”的汉字构造法则,文字形象简古、劲健挺秀,所以说甲骨文是一种已经成熟了的文字。
在甲骨文以前,我国还有没有文字?从史书记载来看,《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世本》都记载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许慎的《说文》序把《系辞传》的说法和仓颉的传说结合起来,说:“及神家氏结绳 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航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刈,万品以察。”黄帝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两千五六百年,甲骨文最早的不超过公元前1300年。从考古材料来看,在甲骨文以前,我国境内已有很多尚未成熟的文字符号出现。30年代在山东章丘县城子崖发掘的龙山文化陶片中就发现了一些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也有文字符号,它是由刻画的几何线条构成的,大多数比较简单,郭沫若称半坡彩陶上的符号有文字的性质。在山东大汶口文化陶器上也发现有符号,有的符号上还涂有色彩。这些符号都刻画在陶器表面极显著的位置。有的符号象是太阳或月亮从山上升起的样子。另外在青海马家窑文化、郑州商代早期文化及河北商代中期文化的陶器上都发现有符号。这些符号有的是同图纹合在一起,有的明显地区别于彩陶纹饰,这些符号虽是简单的、零星的、无一定律的,但都是中国文字的雏形,可以说中国文字的诞生至少有五六千年以上的历史。所以,准确来说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jiaguwen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叫做”大篆”.汉字逐渐趋于方整,表现出线条平直化,现在形成的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