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

现代兵器大观--炸弹的家族

催人泪下的炸弹
催泪弹能刺激眼睛,引起大量流泪,但不会造成实质性伤害。因此,催泪弹一般装备于警察部队,作为在特殊情况下,专门用来驱散聚众闹事者。
催泪弹按装填的毒剂种类命名,如装填苯氯乙酮毒剂的叫苯氯乙酮催泪弹,装填西埃斯毒剂的叫西埃斯催泪弹,装填西阿尔毒剂的叫西阿尔催泪弹。
名称虽然不同,作用是一样的,都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只不过强弱略有不同。
催泪弹可用多种器材施放,既可用各种炮弹、毒气罐、手榴弹在空中爆炸施毒,也可用溶液或粉尘布洒施毒。
在战场上使用的催泪弹,力量大。一般与常规武器配合使用,可以降低敌方的作战能力。在维持社会秩序时使用的催泪弹,力量小,聚众闹事者一接触催泪弹散发的毒蒸气后,立即出现眼睛灼痛、畏光、大量流泪等症状。
只要一离开有毒区域之后,中毒症状一般在 5 至 15 分钟内自行消失。用消毒水冲洗眼睛、鼻腔,或漱口,效果更佳。但是,假若长时间受到催泪弹作用,则可能出现结膜炎等病症。


散布迷雾的云雾弹
1967 年,一种大面积爆炸武器——云雾弹首次出现在越南战场上,它一问世,就立刻引起人们的关注。据国外报道,这种弹爆炸后先是冒起一团团的云雾,几乎可将方圆几十米的地面覆盖住。紧接着,大面积的云雾发生爆炸,会产生高温和强大的冲击波,并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氧气。高温和冲击波可将浓密的灌木丛一扫而光,把坦克的履带和外部设备摧毁,引起一切可燃物燃烧。暴露在地面上的人员,不是被严重烧伤,就是被冲击波气浪抛到远方。即使是躲在非常密闭的工事或洞子里的人员,也会因一时缺氧而呼吸困难,以致窒息。
云雾弹又叫窒息弹、气浪弹,学名叫“燃烧空气炸弹”,通常将它们装填在炮弹或炸弹里,通过火箭炮、迫击炮发射或用飞机空投到目标上空。最先出现的云雾弹是一种子母弹型,即母弹内装 3 枚子弹。每枚子弹装填数十公斤燃烧空气炸药,并配有引信、雷管和伸展式探针传感器等。当母弹从飞机上投掷下来后,经过 1 至 10 秒钟的时间,引信引爆母弹,释放出 3 枚子弹,子弹依靠阻力伞的作用缓慢地接近目标,在探针传感器的作用下,子弹在目标上空预定高度进行第一次起爆,将液体炸药炸出。液体炸药在空中扩散并迅速与空气混合,形成直径约 15 米、高约 2.4 米的云雾。大约经过 0.1 秒后,子弹的起爆装置进行第二次引爆,使云雾爆炸。其爆炸威力异常强大,可在大面积范围内产生 21 个大气压的爆炸压力。对大面积扫除地雷、反空降兵都特别奏效,而且受地形和工事的影响较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云雾弹现在已发展到第二代和第三代,性能又有较大提高,使用范围也扩大了。


用枪发射的枪榴弹
炮弹用炮发射,人所共知。有一种用步枪发射的炮弹——枪榴弹,却并非人所共知了。
步枪能把一发比自身口径大得多的炮弹发射出去,全在于步枪上安装的一个特殊装置——发射具。发射具安装在枪口上,将枪榴弹尾管插入发射具内,再将一种特殊的空包弹(类似一种没有子弹头的枪弹)压入枪膛,击发后,空包弹产生的火药气体将弹丸抛射出去。
枪榴弹的类型有多种:有专门用来穿透坦克的反坦克枪榴弹,有用来杀伤敌人、破坏工事的杀伤枪榴弹,也有用于照明、发烟等特殊任务的特种枪榴弹。
枪榴弹重量多为 0.7 公斤左右,与一般手榴弹差不多,但威力却比手榴弹大多了。而且,枪榴弹命中精度也比手榴弹高得多。还有的枪榴弹,既可以用枪发射,又可以用手投掷,兼有枪榴弹和手榴弹的特点。
由于枪榴弹是用枪来发射的,并且有重量轻、结构简单、成本低、用途广、携带和使用都很方便等优点,因而很适合人民战争的需要,广大指战员和民兵都喜欢它。

手掷的杀伤武器——手榴弹
手榴弹,因其外形似石榴,破片似石榴子,故名。手榴弹一般由弹体、引信两部分组成。弹体呈圆柱形或卵形,有的带手柄,内盛炸药或其他装填物。多采用击发或拉发延期引信。
手榴弹有杀伤、反坦克、燃烧、发烟、照明、毒气等许多弹种。杀伤手榴弹分为两种:一种是常用的碎片型,也叫防御手榴弹,主要用碎片杀伤目标,兼有震慑破坏作用,弹重 120~1000 克,一般为 300~600 克,碎片重0.1~0.4 克,数量 300~1000 片,杀伤半径为 5~15 米;另一种是爆破型,也称进攻手榴弹,主要靠炸药爆炸来震慑和杀伤目标,一般弹重 100~400克,引信延期时间为 4 秒左右。

子孙满堂的榴弹
榴弹,也叫开花弹,它在炮弹家族里是“出生”最早、使用最久、“子孙”最多的弹种。
根据榴弹的结构和作用,人们把它分为杀伤弹、爆破弹和杀伤爆破弹三种类型:
杀伤弹主要是通过炸药爆炸而形成的碎片来伤敌人的。它的结构特点是弹体较厚,多是用高碳钢或强度较高的钢制成,再给炸药配上瞬发引信,可保证榴弹在着地瞬间爆炸,以形成大量的碎片来实现杀伤力。杀伤弹还常采用跳弹射击办法,配上延期引信,让弹丸着地后再跳到空中爆炸,使躲藏在堑壕里的敌人难以防备。
爆破弹是利用弹丸爆炸后产生的巨大冲击波来毁坏目标的。这种弹的特点是炸药比较多,弹体圆柱部较长,弹壳较薄,并多用好钢制成。为了有效地摧毁敌人的土木工事,通常给它配上“短延期”引信,使其撞击工事后不致立即爆炸,而是钻入工事一定深度再爆炸。这样,炸药的能量就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破坏效果就大得多。
杀伤爆破弹既有杀伤作用,又有爆破作用,可以一弹两用。为了增大杀伤效果,现代某些杀伤榴弹的弹内装有数千颗小钢珠、小钢箭和小钢柱,这些榴弹的杀伤碎片多,杀伤面积大。现代榴弹不仅威力大,而且射程也远,有的甚至达到四五十公里。

“脑袋”坚硬的穿甲弹
穿甲弹有一个非常坚硬的“脑袋”,当它落到目标上时,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的压力,可以达到几十吨甚至数百吨,足以穿透坦克、装甲车、装甲飞机或军舰,也很容易炸毁敌人的各种工事。
在现代战场上,主战坦克的体积越来越小,运动速度也越来越快,对于这样的目标,只有在弹丸直接命中它们时才能使它们失去战斗力。因此,穿甲弹都做成流线型,以减小空气阻力。这样,它初速就高,飞得就快,再加上它弹道低伸,因而命中精度极高。
现在用的穿甲弹有五种:尖头穿甲弹、钝头穿甲弹、被帽穿甲弹、次口径超速穿甲弹和超速脱壳穿甲弹。这些形状各异的穿甲弹,各有不同的本领。
对于装甲较厚、强度较高的坦克和装甲车辆,钝头穿甲弹或被帽穿甲弹能够奏效。次口径超速穿甲弹弹体内有一根小于口径的硬质合金弹芯,非常坚硬。

当弹丸高速撞击装甲时,能把 80%以上的能量集中在很小面积的装甲上,一下子就能把装甲击穿。在较远距离上和装甲厚的重型坦克作战,就得用超速脱壳穿甲弹。

射流强大的破甲弹
1888 年,美国人门罗在做炸药实验时发现,两个直径、重量、型号一样的药柱,底面平坦的爆炸破坏力小,底面有锥形凹槽的爆炸破坏力大。后来,人们就把这种锥孔炸药所产生的破坏效应称为“聚能效应”。
破甲弹就是利用聚能效应制成的。不过,破甲弹的炸药结构比上述药柱稍有改进:在炸药锥孔上,又嵌入一个紫铜做的小漏斗,叫做药型罩。人们通过实验发现,当药柱嵌上药型罩后,炸药爆炸的能量首先作用在药型罩上,药型罩在高温和非常大的压力作用下,一瞬间就变成一股细长的、能量很高的金属射流。这股细流非常细长,头部速度高达 8~10 公里/秒,冲击压力高达 100~200 万大气压,可产生 1000℃以上的高温。破甲弹在攻击坦克时,就是倚仗这三高(高速、高压、高温)显威风。

在金属射流面前,坦克装甲的硬度就显得差劲多了,就好像一堵被高压枪喷射的土墙,顷刻间即被穿透。现代的破甲弹,足以穿透 300~600 毫米厚的装甲,甚至更厚的装甲。

制造碟形碎片的碎甲弹
在打坦克的众多炮弹中,还有一种既不穿甲也不破甲的碎甲弹。它命中敌人坦克后,虽然爆炸声惊天动地,但“乌龟壳”的外形却是好好的,不见伤痕,里面却被毁坏得七零八落。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用大锤敲击墙壁时,墙壁虽没有打通,而墙壁背面的灰层却一块块地被震落了。这种现象就是“崩落效应”。碎甲弹就是根据上述原理来打坦克的。当碎甲弹撞击装甲表面时,弹壳随即破碎,里面的炸药就会像膏药那样紧贴在装甲表面上。引信发生作用后,炸药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以数十万大气压的压力作用于装甲上,装甲发生剧烈的震动,装甲内层产生一种很大的应力。当应力超过装甲本身的强度极限时,装甲内壁就会崩落大块碟形碎片和许多小碎片。这些碟形碎片和小碎片在坦克内部横冲直撞,不仅可以杀伤人员,而且可破坏机件,把坦克的“五脏六腑”炸得百孔千疮。
碎甲弹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对付民间隐蔽装甲和复合装甲的能耐有限,因为“崩落效应”对这两种装甲作用不大。不过,只要采用连续射击的
办法,也能有效地对付它们。
混凝土破坏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在攻打臭索维兹要害时,虽然发射了 20 万发炮弹,摧毁了对方大量的建筑物和土木工事,但对其中的钢筋水泥工事,却没有什么重大损害,隐蔽在其中的许多武器继续喷吐着火舌。
后来,人们通过实验发现,虽然混凝土工事很厚,但它的抗压强度根本比不过钢甲,1 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大约相当于 0.1 米厚的钢甲的抗弹能力。所以,只要把爆破弹加以适当的改装,给它裹上厚厚的一层硬钢甲,增加弹壳的强度,并使它具有穿甲弹的效能就行了。于是便研制出了一种特殊的炮弹——混凝土破坏弹。
混凝土破坏弹,可以说是穿甲弹和爆破弹的后代。它既有穿甲弹那样结实的头部和躯体,又有普通爆破弹那样装药较多的内腔。它的弹丸多由强度较好的优质钢制成,弹壳较厚,并呈流线型,弹丸较长,大约是直径的 5 倍。
弹丸底部配有延期引信,它可以控制弹丸在钻入工事一定深度后爆炸,增大爆破效果。
当弹丸命中目标时,就以每平方厘米约 5 吨多的压力作用到工事上,使工事表面急剧变形、破碎,并撞击出一个弹坑。与此同时,由于弹丸的猛烈撞击,工事内表面也会崩落出一个大坑。紧接着,弹丸就会不停地往里钻,钻到一定深度后,延期引信起爆,弹丸在工事里开花。在一般情况下,弹丸的威力随口径的增大而增大。一发 152 毫米混凝土破坏弹,可以侵入钢筋混凝土工事约 0.7 米,能摧毁约 1 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工事。

身藏火种的燃烧弹
燃烧弹虽然不能炸碉堡、打坦克,但它身藏火种,可以攻击木制建筑物、汽车、弹药库、油库等目标。它飞到哪里,哪里就燃起熊熊的烈火。
燃烧弹里的燃烧剂,由镁、铝合金及金属氧化物组成,燃烧时能产生几千度的高温,燃烧弹就是利用燃烧剂的高温来烧毁目标的。在战争中,燃烧弹曾发挥过较大的作用。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为了破坏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城市,就集中使用了大量的燃烧弹。其中,向德军占领地投入了 2800多万枚,向日本国土投放了 1900 多万枚,使不少城市变成一片火海。
现代的燃烧弹,已经不单靠飞机空投了,用火炮也能发射。配备在火炮上的燃烧弹,型号多种多样,根据它们作用的不同,可分成底喷式、前喷式和炸开式三种。
目前,燃烧弹的燃烧时间可以达到 75 秒以上,燃烧温度高达 2500~3000℃。有时,燃烧弹还与其他弹种相结合,组成杀伤燃烧弹、破甲燃烧弹、穿甲燃烧弹等、杀伤破坏效力更大。

驱赶黑暗的照明弹

黑夜的战场,四周都是黑洞洞的,一切物体都涂上了神秘的色彩。突然,一颗火焰四射的“小太阳”升上天空,驱赶了黑暗,把敌人的阵地照得像白昼一样明亮。要问这是啥家伙?这就是炮兵部队发射的照明弹。
照明弹内部有一具特殊的照明装置,里面装着照明剂。它包含金属可燃物、氧化物和粘合剂等数种物质。金属可燃物主要用镁粉和铝粉制成。镁粉和铝粉燃烧时,能产生几千度高温,发射出耀眼的光芒。氧化物是硝酸钡或硝酸纳,它们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氧气,加速镁、铝粉燃烧,增强发光亮度。
粘合剂大都采用天然干性油、松香、虫胶等原料制成,它能将药剂粘合在一起,起缓解作用,保证照明剂有一定的燃烧时间。照明剂放在照明盒内,盒的下端连接有降落伞。
除此之外,照明弹中还配有时间引信和少量抛射药。当弹丸发射到预定的空域时,时间引信开始点火,引燃抛射药,点燃照明剂,抛射药产生的气体压力将照明剂和降落伞抛出弹外,降落伞可在空气阻力作用下张开,吊着照明盒以 5~8 米/秒的速度徐徐降落、燃烧,使白炽(或黄色)的光芒射向大地。
照明弹的光是很亮的。一发中径照明弹发出的光,亮度可达 40~50 万烛光,持续时间为 25~35 秒,能照明方圆 1 公里内的目标。指战员借助照明弹的亮光,在进攻时,可以迅速察明敌方的部署,观察我方的射击效果,及时修正射击偏差,以保证进攻的突然性;在防御时,可以及时监视敌方的活动。
照明弹的种类很多,除火炮上配有照明弹外,还出现了照明炸弹、火箭筒照明弹、照明手榴弹、照明枪榴弹和照明地雷等。

神奇的遥感反装甲弹
四辆敌人的坦克开进一个洼地,企图躲过对方反坦克火炮和导弹的袭击。突然,一声巨响,左边的一辆坦克冒起大火。几秒钟以后,另一辆坦克
又被摧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美国陆军正在试验的一种神奇的炮弹——遥感反装甲弹发生威力的情景。
遥感反装甲弹是一种新型的远距离反坦克弹种。一发遥感反装甲弹可似携带几个小弹,每个小弹都由战斗部、传感器、信号处理器、降落伞、电源和保险机构组成。传感器是弹丸的核心部分,它相当于一部雷达,可自动发出电磁波寻找目标,并接受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传感器一旦发现目标,就能计算出引爆弹丸的有利时间和位置,适时地发出引爆信息。小弹的战斗部由炸药和药型罩组成。当炸药爆炸后,药型罩在极高压力和温度作用下,被挤在一个小弹里,高速射向目标,高达每秒 2000~4000 米,足以穿透几十米以外的坦克顶部装甲或侧装甲。
遥感反装甲弹操作简单,不受云、雾、烟雾的干扰,威力大,能在数十公里外有效地摧毁敌坦克,而且一发炮弹能够同时命中几辆坦克。

威力巨大的原子弹
1945 年 8 月 6 日,美国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一枚小小的原子弹,使这个 20 多万人的城市转眼之间变成了废墟。三天以后,日本长崎也被美国的原子弹摧毁。据有关资料记载,广岛 24.5 万人中死伤、失踪超过 20 万人,长崎 23 万人中死伤、失踪近 15 万人,两个城市毁坏的程度达 60~80%。这说明,原子弹的杀伤力巨大。
原子弹主要由核装料、炸药、中子源和起爆装置点火,引起各炸药块同时爆炸,产生很大压力,并迅速向中心挤压,使核装料很快合拢到一起,在中子的作用下,引起链式反映,瞬间产生了几千万度的高温和几百万个大气压,从而引起猛烈的爆炸。原子弹的爆炸方式分为地面、水面、空中、地下、水下爆炸。地面爆炸适用于破坏坚固的地下和地面目标。水面爆炸主要用于破坏水面舰艇、港口等目标。空中爆炸又分低空、中空、高空和超高空爆炸。
低空爆炸适用于破坏较坚固的地面和浅地下目标;中空爆炸用于杀伤地面上的暴露人员和破坏不太坚固的地面目标;高空爆炸用于大面积杀伤地面上暴露人员和破坏脆弱目标。超高空爆炸用于拦截战略导弹和击毁机群。地下爆炸主要用于破坏地下重要的工程设施,或阻塞关卡、隘路。水下爆炸主要用于破坏水下、水面舰艇和水中设施。
原子弹的杀伤力之所以比普通炸弹威力大,是因为普通炸弹的威力主要是高温灼伤和弹片击伤,而原子弹能产生五种杀伤力,即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电磁脉冲、放射性污染等。这些因素都具有极强的杀伤力,而且范围可到达 30 公里以外。

比原子弹威力还大的氢弹
1952 年 10 月 31 日,美国在太平洋伊留劫拉布小岛上,爆炸了一颗试验性氢弹,威力相当于 1040 万吨炸药。1961 年 10 月 30 日,前苏联在新地岛上 4000 米的高空爆炸了一颗当量为 5800 万吨的氢弹,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核爆炸。
氢弹,是利用氢原子核聚变反应所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爆炸性武器。因为氢原子核需要在极高的温度下才能发生聚变反映,所以,氢弹也叫热核武器。氢弹主要由热核材料、引爆原子弹和弹壳等组成。氢弹的爆炸过程,等于原子弹爆炸过程与氢核聚变的过程的总和,因此,它的威力比原子弹还大。

被称为第三代核武器的中子弹

战争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因此,在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相继问世以后,美国于 1977 年 6 月研制成功了旨在杀人的中子弹。这种新型武器被称为第三代核武器。
中子弹是靠核爆炸时产生的大量的高能中子来发挥作用的。高能中子对人员的杀伤效果特别显著。高能中子进入人体后,能破坏人体组织细胞和神经系统。当人体受到中子辐射达到一定剂量时,人就会在短时间内失去战斗力或者死亡。中子弹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光辐射都不大,仅为一般核爆炸的 1/10,因而对坦克、大炮、坚固工事等的破坏作用小。但是,中子像透视身体的 x 光射线一样,能方便地穿透坦克、装甲车的钢铁壳体杀伤里面的人员。
中子弹的威力一般相当于 1000~3000吨TNT当量的破坏能量。一枚1000吨 TNT 当量的中子弹在 200 米高空爆炸,在爆炸中心 900 米范围内的坦克乘员,或者立即暂时昏迷,或者失去战斗力,10 天内全部死亡。战场上按每平
方公里有 40 辆坦克计算,一枚这样的中子弹可使 100 辆坦克乘员立即丧失战斗力,200 多辆坦克乘员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