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

兵器大观---舰艇的家族

海上巨无霸——“罗斯福”号航母
西奥多·罗斯福,美国第 26 届总统。是他,创建了美国新海军。为了纪
念他的殊功,美国海军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尼米兹”核动力航母的第 4 艘—
—“西奥多·罗斯福”号。
“罗斯福”号航母是所有云集海湾舰船中的“块头”最足、吨位最大的
战舰。它始建于 1981 年 10 月,1984 年 10 月下水,1986 年 9 月加入现役,
现归属于美大西洋舰队。其标准排水量 81600 吨、满载排水量 96836 吨;舰
长 332.9 米、舰宽 40.8 米;吃水 11.71 米;全舰从龙骨到桅杆共 24 层。不
仅如此,该舰还创下了美海军史上不少第一。
第一个采用新式 F/A—18“大黄蜂”式战斗/攻击机。美航母舰载机的
编制体制自 50 年代中期以来大约经历了 5 个发展阶段。然而直至 80 年代初
才最终形成了近乎标准的编成:战斗机和轻型攻击机各 2 个中队,中型攻击
机、预警机、加油机、电子战机反潜机及反潜直升机各 1 个中队。不过,这
种编成仍不太适应现代战争需要,于是美海军又于 1987 年将“罗斯福”号上
的第 8 航空联队重新改组:用 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取代 A—7
“海盗”攻击机。
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翼身下共有 9 个挂架,最大载弹量 7575
千克,最大作战半径 1220 千米。
“罗斯福”号航母首次比其他航母多搭载一架 E—2C“鹰眼”式预警机
和 EA—6B 电子战飞机,因而其预警能力和电子干扰能力自然要胜其他航母一
筹。更使美军感到鼓舞的是,由于 S—3B 反潜机具有再加油能力和 A—6 飞机
的机载伙伴油箱,因此“罗斯福”号取消了 KA——6 空中加油机。据称,到
本世纪末美海军航母将出现 5 个罗斯福型航母联队。
最先对“尼米兹”级进行较大的改装。“罗斯福”号吸取了“尼米兹”
级前 3 艘(“尼米兹”号、“艾森豪威尔”号和“卡尔·文森”号)的经验
教训,进行了多项重大改装:保护设施越来越重要可靠,电子设备越来越先
进复杂。如今的“罗斯福”号比前三艘更加威风凛凛、厚实无比:装有三层
高强度钢构成的装甲;2000 多个多层水密舱和 23 个防水横舱壁;10 个防火墙;弹药库等。舰内主要部位装备了防弹、防火用的“凯夫拉”防护材料,
并配有大量的泡沫灭火器;全舰设有 30 个损管班。如此出色的防护系统,即
便舰体挨上二三枚“飞鱼”导弹也毫毛不损。
“罗斯福”号虽然艺高威重,但若单枪匹马也易招来众矢之的的杀身之
祸。所以,每每出航,其前后左右总是被各型舰艇前呼后拥。海湾战争中,
“罗斯福”号和“美国”号航母的特混编队最为庞大,一共 17 艘,包括 4
艘巡洋舰、3 艘驱逐舰、3 艘护卫舰,以及 5 艘后勤舰船。

三朝元老——“中途岛”号航母
“中途岛”号是美国现役 15 艘航母中资格最老、吨位最小、载机最少的
“三朝元老”。自 1945 年服役以来,它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参与了
数百次的海上行动。“沙漠风暴”开始后,“中途岛”号不甘示弱,与其他
航母一道倾其全部战斗机、攻击机出击,再度显示出老将的威力。
资格最老“中途岛”号航母是美国海军与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于 1942 年 8
月签约开始建造的,全部工程则拖至 1945 年 9 月才完成。但此时,第二次大
战的硝烟已经散尽。原计划建造 6 艘“中途岛”级航母,最后只建成 3 艘,
另 2 艘分别命名为“罗斯福”号和“珊瑚海”号。1977 年 9 月,“罗斯福”
号因武器装备损坏严重,而被迫退役;1990 年 4 月,素有“永恒的战士”美
称的“珊瑚海”号也结束了它长达 43 年的海军服役生涯。“中途岛”号的姐
妹舰相继退役,使其变得更加孤苦伶仃。多年来,它先后进行过 3 次大的改
装,但仍有些力不从心,鉴于美国军费日渐拮据,据透露“中途岛”号恐怕
还得延长服役期,到 90 年代末,才允许其“告老返乡”。
吨位最小“中途岛”号航母最初的标准排水量 4.5 万吨、满载排水量 6
万吨;舰长 295.0 米、舰宽 41.5 米,吃水 10.0 米;舰上装有 12 座锅炉,主
机为 4 台蒸汽轮机,功率 21.2 万马力,最大航速 33 节。1955 年 10 月至 1957
年 9 月,“中途岛”号进行了第一次现代化改装,从而使舰体延长 3 米,舰
宽达 63 米,满载排水量增至 6.3 万吨。10 年后,“中途岛”号再次“脱胎
换骨”,完成了一系列的改装。此时,该航母的飞行甲板最大宽度达 77 米,
满载排水量增加到 64700 吨。第三次现代化改装是由日本几家公司于 1986
年协作完成的:舰体水线部位的甲板宽度又增加了6米,排水量又增加了3000
至 5000 吨。
载机最少“中途岛”号刚建成对,装有 127 毫米单管两用炮 18 座,四联
装 40 毫米炮 21 座,多座 20 毫米炮,另有 130 余架螺桨式舰载机。随着斜角
甲板的采用,以及喷气式飞机发展,舰上的飞机数量有所减少,可是作战能
力却成倍地提高。目前,“中途岛”号上的舰载机数量仅有 66 架(比其他级
航母少 20 架)。其具体配备如下: A—6E“入侵者” 16 架, F/A—18“大
黄蜂” 36 架, 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 4 架,E—2C“鹰眼”预警机 4 架,SH—3S/H 直升机 2 架。其中最新式的 F/A—18“大黄蜂”战斗攻击机的数量是其他航母望尘莫及的。

小巧玲珑的“皇家方舟”号航母
1978 年,当英国皇家海军最后一艘可搭载常规起降飞机的航母“皇家方
舟”号退出现役后,这个昔日的航母大国便被排除在世界大中型航母拥有国
的行列之外。
但是,英国海军并不愿意甘居人后,它们从 80 年代初开始先后推出 3
艘“无敌”级小型航母:“无敌”号、“卓越”号和“皇家方舟”号。其中,
“无敌”号和另一艘出售给印度的“竞技神”号曾参加过 1982 年的英阿马岛
战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此次海湾战争开始不久,英国海军就极为迅
速地派出了“皇家方舟”号。
这艘貌似巡洋舰的小型航母标准排水量 16000 吨、满载排水量 19500 吨;
仍然采用传统的直通式飞行甲板,也没有装蒸汽弹射器,但是该航母却有相
当多的优点。
一是飞机滑跑距离短。“无敌”级 3 艘航母都采用的是滑撬式飞行甲板:
“无敌”号和“卓越”号上翘角均为 7°,而“皇家方舟”号上翘角为 12°。
经过这一改进,“海鹞”垂直/短距起落飞机用同样的滑跑距离,其起飞重
量可增加 1135 千克;或庄同样的起飞重量条件下,起飞滑跑距离可缩短 50
—60%。
二是增加了防潜、防空能力。“皇家方舟”号航母上不仅搭载有“海鹞”
式战斗机、而且还载有反潜直升机。它们可与编队内的其他反潜直升机、反
潜水面舰艇和潜艇配合,实施反潜作战。马岛海战之后,英国对“皇家方舟”
号等 3 艘航母进行了部分改装:在舰首和舰尾加装了两座 6 管 20 毫米“密集
阵”近程武器系统和 2 座 GAM——B01 型火炮,目的在于提高该级航母的防御
和反导弹能力。为了解决没有空中预警机的矛盾,英国海军还改装了部分“海
王”直升机,加装了下视雷达,以担任空中预警。目前,“皇家方舟”上的
“海王”预警直升机,可为舰队提供 200 千米范围内的预警,对一般速度的
空中目标能赢得 5~10 分钟的反应时间,从而提高了航母编队的生存能力。
“皇家方舟”号航母由于只搭载有 9 架“海王”直升机和 5 架“海鹞”
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因此与大、中型航母相比,战斗力自然显得非常单薄。
但是,对于只执行区域防御任务的英海军来说,“皇家方舟”号航母还是具
有作战灵活、能取得一定的制空、制海能力和造价低廉等特点。因而深受英
国及其他中小国家所青睐。


海上堡垒—“提康德罗加”号导弹巡洋舰

“宙斯”是希腊神话里的主神,“宙斯盾”顾名思义为其保护盾,寓意
法力无穷、坚不可摧。
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号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导弹巡洋舰,其满载
排水量 9200 吨,长 172.8 米,宽 16.8 米,最大航速超过 30 节。舰上装备了
“宙斯盾”防空武器系统。“宙斯盾”系统集探测装置、情报分析处理、火
控发射系统为一体,具有反应速度快,处理目标批量大,既能对付空中目标,
以可对付海面或水下敌情诸优点。其核心部件包括 AN/SPY—1A 型相控阵雷
达,数座对空导弹发射架,SPH—62 型半主动寻的照射雷达和大型高性能电
子计算机等相控阵雷达天线与传统的雷达天线迥异,不需机械转动,而由 4
块平面天线阵组成,每个大线阵面像蜻蜒的复眼那样,由 4480 个辐射单元组
成,并通过电子计算机对各辐射单元进行相位控制,定时发射出雷达波束以
搜索目标。万一其中一个天线阵面遭受严重破坏,搜索区也只减少四分之一,
整个雷达系统仍可继续工作,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一旦波束接触目标后,计算机立即指令再连续发出几个波束实施跟踪,
同时把目标数据送入指挥决策中心进行敌我识别、威胁估算等,并将结果数
据输入武器控制系统;武控系统自动编制拦截程序,迅速将参数传给导弹。
“宙斯盾”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能有效地消除海浪的反射干扰。
与“宙斯盾”配套的舰空导弹在制导和发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改进。其
飞行前段采用惯性导航,由武控系统通过 AN/SPY—1A 雷达给导弹发送修正
指令;进入末段后,舰上跟踪照射雷达 AN/SPG—62 对准目标照射,导弹根
据提供的目标反射能量自动寻的,直至命中目标。导弹爆炸后,AN/SPY—1A
型雷达立即作出杀伤效果判断,同时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拦截。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攻防火力均属上乘。除首制舰“提康德罗加”
号外,基本都装备有 MK—41 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可混装“战斧”巡航导弹和
“标准”防空导弹。该级舰还装有 2 座 MK45127 毫米火炮,2 座“密集阵”6
管 20 毫米速射炮,2 座四联装“鱼叉”反舰导弹, 2 座 MK32 三联装鱼雷发
射管,以及 2 架直升机。
满载排水量达 9407 吨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由于性能突出,威
力巨大,因此在 1986 年的美利冲突、后来的海湾战争中频频上阵,多次充当
美海军海空作战的急先锋。今后,美海军必定仍把它与 E—2C“鹰眼”预警
机、“洛杉矶”级核潜艇一起构成立体探测网,以更全面、有效地掌握制空
权、制海权。
反潜骄子——“无畏”级导弹驱逐舰
在前苏联的驱逐舰中,“无畏”级排列“老大”,其他任何一种级别都
难以与之相比,就连与它同时建造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也望尘莫及。在
世界各国的驱逐舰中,“无畏”级的吨位也堪称“世界之最”,只有日本建造的装备有“宙斯盾”系统的新型驱逐舰(排水量 7200 吨)才可与之媲美。
“无畏”级导弹驱逐舰从作战性能上讲,属于第二代反潜舰艇。它的标
准排水量 6500 吨,满载排水量 8500 吨,比一些国家的导弹巡洋舰的吨位还
要大。该级舰全长 162 米,宽 19.2 米,吃水 6.2 米;装有 4 台燃气轮机,功
率 12 万马力,最大航速 30 节,续航力达 6000 海里(20 节)。
“无畏”级导弹驱逐舰是以原苏“克列斯塔”Ⅱ级反潜巡洋舰为蓝本改
进而成的。它具有结构紧凑,布局简明等特点。舰上的防空、反潜武器和火
炮均集中在前部;中部为电子设备;后部为直升机平台,全舰整体感很强。
该舰的武器装备齐全,尤其是反潜武器足以使任何潜艇感到畏惧。其中
包括 8 枚 SS—N—14 舰对潜导弹,2 座 RBU—6000 十二管反潜火箭发射器,2
架卡—27 反潜直升机。SS—N—14 导弹是主要的反潜武器,可加装核弹头,
射程近 30 海里,飞行速度接近 1 马赫,潜艇只要被发现就难以逃脱。RBU—
6000 型反潜火箭是一种由火箭助推的攻潜武器,体积小、射程近、速度快。
2 架卡—27 反潜直升机具有较大的活动范围,能有效地扩大反潜搜索区域。
必要时,还可不间断地保持 1 架直升机在空中进行反潜搜索。此外,“无畏”
级装备有先进的拖曳式变深声呐,因而大大增强了搜索潜艇的能力。
为了有效地对付空中袭击,“无畏”级装备了最为先进的 SA—N—9 型舰
对空导弹。舰上共装有 8 个这种导弹发射舱,每个发射舱有 8 枚导弹,分别
部署于舰前部和后部。该型导弹采用垂直发射方式,可以攻击任何方向和高
度的空中目标,而不受距离和角度的限制,反应速度较快。它的飞行速度达
到 2 马赫,可攻击 15 公里远的目标。
“无畏”级还装备了 100 毫米火炮 2 门(备弹 80 发),30 毫米火炮 4
门(备弹 3000 发);533 毫米四联装鱼雷发射管 2 座,以及 30 枚水雷。全
舰的干扰和电子战能力也属一流,载有 2 座双联装干扰火箭发射器,4 部电
子战支援和电子战对抗装备。
“无畏”的建造和服役无疑将有效地提高原苏海军的远洋反潜作战能
力;同时它可能与“现代”级驱逐舰一起作为“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左
膀右臂”,编入航母战斗群,为其实施护航、警戒和远距离反潜。
海中巨兽——“台风”级核潜艇
世界上最大的潜艇是前苏联海军的“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其水下
排水量达 2.9 万吨。美国现役最大的“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水下排水
量只有 18750 吨。
对于巨型潜艇的结构设计,西方各国海军几乎毫无例外地采用单艇体结
构。前苏联海军则采用双艇体结构,即在耐压艇体之外还包有一层壳体。不
仅如此,“台风”级还把 2 个耐压艇体并列在宽敞的非耐压艇体内。由于“台
风”级采用双体结构,自然每个耐压艇体的直径要比“俄亥俄”级的单耐压艇体的直径要小。“台风”级潜艇宽 23 米,而“俄亥俄”级仅 12.8 米。前
者虽然尺寸大但却不影响下潜深度时的操作性能。更重要的是,2 个耐压艇
体由于直径相等,因此非常有利于制造。
前苏联“台风”级潜艇采用这种双艇体结构的优点是整个艇体强度高、
抗破坏性好。西方国家的小型反潜鱼雷对这种水下庞然大物难以奏效。
“台风”潜艇的首端和指挥台围壳均为流线型,而且双体结构的潜艇外
壳只有几个通海孔。后部长度相对短些,装有核反应堆和庞大的蒸汽轮机及
辅机。
一般来说,前苏联海上发射的弹道导弹比美国的同类弹道导弹要长粗一
些,这也是前苏联潜艇一般大于西方国家海军潜艇的缘故。“台风”级装设
有 SS—N—20 弹道导弹,可在前苏联近海海区作战,或者在北冰洋的冰下作
战。
该艇的鱼雷发射管共有 6 具,全部设于首部,每个耐压艇体大概安装 3
具。这些鱼雷发射管在耐压艇体的每侧上下纵向排列,全部是 533 毫米直径
的,使潜艇能发射 SS—N—16 反潜导弹和最新的 65 型鱼雷。
在指挥台围壳下的球状隆起内,装设有第三个耐压艇体,其直径约 6~
6.5 米,里面设有潜艇的攻击中心和通讯室。据称,“台风”级潜艇特别适
于在冰层下活动,它的长而坚固的指挥台围壳,以覆盖在第三个耐压艇体上
的隆起为基础,能够顶碎坚硬的冰层,穿出水面进行水面发射导弹。“台风”
级的尾操纵面比前苏联早期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尾操纵面既高且厚,这也有
助于破冰时的机动动作。
“台风”级的双耐压艇体、双反应堆和双蒸汽轮机带来许多优点。两部
主推进装置(每部由 1 座反应堆、1 组蒸汽轮机和 1 根轴系组成)彼此独立,
各自安装在分工的耐压艇体内。即使其中一部推进装置损坏或因战斗破坏必
须停止使用时,潜艇仍能继续进行战斗。而且从长期的经济性来考虑,它不
需要西方国家核潜艇上的辅助推进器和应急电机。每个耐压艇体都有自己独
立的供电系统。
若从“台风”级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来看,其庞大的身驱和巨大的吨位肯
定会带来诸多不利的因素:容易被敌方主动声呐探测到;比起小型潜艇来,
它的机动性差,同时需要在较深的海区活动。但大也有大的好处,“台风”
级巨型潜艇续航力大、生活设施好、载荷量大,且可应用被动探测技术进行
反潜作战。因此,前苏海军不遗余力地加紧建造,即使在国内局势动荡、军
费急剧削减的情况下,仍然没有衰减的迹象。
水雷的“坟墓”——双体反水雷舰
远洋双体反水雷舰是法国海军 1987 年 5 月决定建造的一种新型舰船。该
舰设计长为 46 米,宽 15 米(单体最大宽度 5 米),满载排水量约 900 吨。它的舰体部分将由法国里昂造船厂建造,而水雷的探测和处理系统则由法国
汤姆森·森特拉 ASM 和 ECA 公司制造。
该型舰虽然没装减摇装置,但具有双体不易横摇、容易机动的优点,而
且还有良好的海上适航性和续航力。它的问世既克服了侧壁式气垫船拖曳载
荷小的不足,又解决了不增加排水量而扩大尾甲板面积的矛盾。
双体反水雷舰的设计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声、磁场较小。这种舰的
上层建筑、舱壁和甲板将用玻璃纤维/树脂混合物,加轻木或合成泡沫塑料
的夹层来建造。就连船体也将用多层玻璃纤维混合物来建造,这种结构可能
厚度大,但它能减少许多加强筋。舰上装有两台独立的推进系统,分别驱动
各自变距螺旋桨。每一台 1000 千瓦柴油机可使舰以略小于 15 节的巡航速度
航行;噪音较小的电机可使舰以 10 节速度进行搜索。
二是舰上装有两个主动舵,可用来提供特殊的机动性。它还装有两个侧
向推进器,能在强风大浪和强流中保持阵位。此外,舰上还安置了一部起重
机,专门吊放拖曳声呐和处理水雷的自航遥空深潜器。
显而易见,这种新型反水雷舰主要是监视和扫除水雷。为了实现上述目
的,它特地配置了 2 部有换能器基阵的拖曳声呐和 1 部监视水雷自航深潜器。
舰上的拖曳声呐是一种能发射多波束的主动侧视声呐,能在水深 80~
300 米、流速 10 节、风力 5 节的情况下工作,并可覆盖深潜器左右两侧 200
米的范围。更令人惊奇的是,它一次可完成目标的探测和分类。自航深潜器
的主要目的在于精确地绘制出海底图,以确定危险海域的最安全航线。一旦
水域中出现新的可疑物,它立即就能检测出来。而且勘测的数据不需人员处
理,可自动记录于磁带上,然后由直升机或返问母港时发送回中心,以供存
贮和进一步分析。
该舰的战术系统包括一台能编制监视和消除水雷程序的计算机,两座装
有彩色显示器的控制台。其中一台显示战术情况,另一台则显示监视声呐传
送来的数据。
该舰扫雷设备一应俱全、性能优越:不但有能在 300 米深度作业的机械
扫雷具,而且还装有音响和磁性扫雷具。此外,自航深潜器上还装有黑白和
彩色电视摄像机、100 千克爆炸装药或一个操纵臂及两套切割装置。
这种双体远洋反水雷舰的应用和服役,将使法国海军的反水雷能力更臻上乘。为此,法海军将积极订购该型舰,预计到 2000 年可望达到 2000 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