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海参失去内脏而不会

死海洋中每种动物为了生存都有着保护自己的独特办法。那么,海参是怎样保护自己不被伤害的呢?海参躲避敌害的方法与乌贼有些相似。乌贼以喷出墨汁来迷惑敌害,保护自己。海参也是靠抛出东西,引开敌害,保护自己的。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海参抛出来的竟是自己的内脏,它靠抛出内脏的反作用力,迅速游走,避开敌害。那么,海参的内脏离开身体后,海参还能活吗?小朋友不用担心,海参有内脏再生的能力。也就是说,海参丢了内脏后,再过50天左右,还会生出新的内脏来。那么,在这50天肉它是怎么生存的呢?原来,海参身体内会有其它组织来帮助完成内脏的工作,使海参能够正常生活。看,海参的本领多大呀。

海参为什么成为中国传统名菜

海参,作为一种海洋珍味,与燕窝、鱼翅、鲍鱼等相列为“八珍”。自古以来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菜谱的“佼佼者”。其食用历史在我国相当悠久。早在三国时期,吴国沈莹的《临海水土异物志》载:“土肉,正黑,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炙食。”可见当时还不知海参的烹调技术,只能用火来烤——炙,不能领略海参真正的美味,所以给它取了个低贱的名称——“土肉”。

到了明代,人们才发现它的营养价值,谢肇的《五杂俎》载:“海参,辽东海滨有之……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因此“海中之参”——海参的身价顿时倍增,并因此成了贡品。如《明宫史饮食好尚》载:“先帝最喜用……又海参、鳆鱼、(鲍鱼)、鲨于筋(鱼翅)、肥鸡、猪蹄筋,共烩一处,名日‘三事’,恒喜用焉。”可见在明代已成皇帝喜食用的佳品了。

到了清代,由于海参逐菜谱之林,因此言海参入馔者也益增多。袁枚的《随园食单》记及:“海参单——古八珍并无海参之说,今世俗尚之,不得不吾……”。在“海参单”后记中还有“海参之法”,其一是“凉拌芥末海参丝”,其二是“海参羹”,其三为“鸡腿蘑菇海叁”。

由此可见,在清初,社会上吃海参已相当普遍了。同时,在著名的“汉满全席”中也成为席中珍馐。继之又有“海参席”,专以海参为主料的专席。到了清代中叶,海参已被列入菜谱而记入史册。海参,不仅是名贵的海味,历来还是一种珍贵的滋补食品。用于肾虚阳萎、肠燥便秘、肺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等。内脏用于癫痫等病;海参肠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小儿麻疹。

为什么梅花参是“海参之王”

梅花参,历来被人们誉为“参中之王”。在国务院1979年2月颁布的《关于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中,梅花参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水产动物之一。梅花参由于表面肉刺很大,每3~11个肉刺基部相连呈花瓣状,故称“梅花参”。又因体形像凤梨,也称“凤梨参”。

梅花参体长一般为60~80厘米,大者可达120厘米,宽11~17厘米,重5~7.5公斤,是海参纲中最大的一种。梅花参筛板在体内,口稍偏于腹面,有20个触手,呈楣状,末端有许多水平分枝,有触指璺,腹面遍布小而密的管足而无收缩肌,存在一对发达的呼吸树。梅花参分布在西南太平洋,我国产于西、中、南沙群岛。梅花参属底栖动物,常常栖息于深3~30米而有少数海草的珊瑚砂底,摄食细沙中的有机碎屑和各种微生物。

一般情况下,潜藏在珊瑚礁丛中,在退潮的时候爬出岩礁在砂底觅食。天气好、阳光足、潮退后期流速减弱时,梅花参出现最多。而风大、浪大、流急时,则深藏不露。梅花参繁殖的时间~般在9~11月。这时秋冬交界,水温开始下降。其繁殖最适水温一般在18~24℃左右。梅花参为雌雄139异体,但外形上很难区别。

据观察,腹背橙红色、颜色绚丽、鲜艳、肉刺短肥偏平、基部连结、状如梅花者,多为雌性;腹背褐红色、颜色稍淡、肉刺粗细适中、突起而略尖、基部连结,或腹背为褐黑色、颜色较暗、肉刺长而细尖、基部连结、状如毛虫者,多为雄性。

一般来说,偏褐黑色者多为雄性,偏橙红色者多为雌性。梅花参历来是宴席上的佳肴,名列“海味八珍”之中,其肉脆酥,味道鲜美,吃起来香滑软润,脍炙人口,百吃不厌,且回味无穷。它含高蛋白、高胶质,重铁质、低脂肪,含有多种氨基酸、硫酸软有素以及粘多糖,不含胆固醇。所以,不但营养丰富,而且药用价值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