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

公鸡为什么能及时报晓

为什么鸡和鸭有翅膀却飞不高呢

小明抬头看着高飞的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形,自由地飞呀、飞呀……突然他想起了妈妈说过,鸟有翅膀才可以飞,没有翅膀的动物不会飞,那鸡和鸭也有翅膀,为什么不能像大雁一样在高空中飞呢?小明怎么也想不出来,于是就去问妈妈。妈妈给小明讲了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森林里有野鸡和野鸭,它们比现在的鸡和鸭小一点,长着好看的羽毛,在大森林里自由地飞来飞去,寻找仓物。后来,人们捉到它们来吃肉,有时抓的太多了,就放在笼子里养了起来,它们不能飞到森林里找东西吃了,慢慢地它们就习惯了人们喂养的生活。

经过千万年的人工饲养,野鸡和野鸭就变成了肥胖的家鸡和家鸭。它们的翅膀退化了,所以飞不高了。

为什么鸡不长牙齿

人们常用“鸡啄碎米”来形容不住地点头。当你看到鸡在啄米时,想到过它们一口气吃进一把米,为什么连嚼也不嚼就吞下去呢?其实,如果真让鸡去嚼食物,就太难为它了,鸡是没有牙齿的。原来,鸡和别的鸟类一样,曾经也是会飞的,鸟类为了适应飞翔的生活,就要尽量地减轻体重。

比如鸟类在进化过程,逐渐没有了膀胱,不在体内贮存尿液,产生的尿液就连同粪便随时排出体外。它们的消化器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食道的一部分膨大形成嗉囊,嗉囊具有暂存和软化食物的作用。当鸟类在天空中飞翔,边飞边觅食,就先把捕获的食物迅速吞入嗉囊存放起来,然后再把食物送到胃里。鸟类的胃可分为前胃和砂囊两部分,砂囊里存有许多砂粒和小石子,它们能代替牙齿磨碎食物。显然,牙齿对鸟类失去了作用,没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鸡也就和其他鸟类一样,没有牙齿了。由于鸡的飞行本领逐渐退化,身体也较飞翔的鸟类粗壮,它们的食量大,砂囊磨碎食物的工作重,鸡的砂囊极坚韧,砂囊的内壁,还有一层坚韧的皱皮,而且经常吃很多的小石子或煤灰,帮助消化。

为什么鸡有时生双黄蛋、软壳蛋

有时,从市场上买回的一篮子鸡蛋中,偶而会有个头很大,两头差不多的鸡蛋,敲开蛋壳,蛋里有两个蛋黄,这叫双黄蛋。真奇怪,为什么一个蛋壳里能包下两个蛋黄呢?这要从母鸡是怎样下蛋说起。鸡蛋的外层是蛋壳,里面有蛋黄和蛋白。杀了母鸡,打开它的腹腔,可以看到像一串葡萄球似的蛋黄,圆圆滚滚的,有大有小,这是鸡的卵子。

成熟的卵子送到输卵管中,输卵管分泌蛋白和蛋壳,把蛋黄包裹起来,生下来就是鸡蛋。有时候,母鸡的卵巢机能过分活动,两个成熟的卵子同时进入输卵管,而输卵管又来不及用蛋白一个一个地包住,就把它们一同包在了一个蛋壳里,所以生出了双黄蛋。

生双黄蛋,是母鸡生理不正常的现象。双黄蛋不能孵小鸡。有时,输卵管分泌的蛋白遇到落到输卵管里的寄生虫,或者是血块等东西,也会把这些东西当作蛋黄一样,一层层把它包成一个蛋,就生成了无黄蛋。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因此,在母鸡的食物中,如果缺乏钙质的话,鸡蛋生长蛋壳就缺少了原料,只好使鸡蛋壳薄,甚至干脆约占鸡蛋的百分之十,一两的蛋,蛋壳重一钱,可见母鸡在生蛋期间,需要钙质的量很大,在养鸡时,除了要为母鸡准备充足饲料外,同时还要补绐矿物质料,如含钙质多的石灰石粉、贝壳粉和骨粉等,还要让母鸡晒太阳以补充维生素D,有利于母鸡吸收钙质,就不会生软壳蛋了。

为什么给鸡戴红色眼镜可以多产蛋

在我国古代民间流行着一种“斗鸡”的游戏,也像“斗蟋蟀”一样盛行。在菲律宾,斗鸡还是民间传统节日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呢!鸡争强好斗,这和它的生活习性有关。鸡是鸟类,现在我们抚养的家鸡,是野生的原鸡驯养成的。野生的原鸡,特别是雄性的原鸡,在寻求配偶时,如果遇到两只雄原鸡追求雌性,必要有一番争斗,胜者才有资格得到雌性的“爱慕”。

这种习性保留下来,现在的家鸡,仍有争斗的本能。鸡在争斗时,如果双方啄咬受伤,渗出鲜血,鸡的那种互相侵啄的本能就会增强。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鸡对颜色能够产生色觉。但是,对于当它们看到红色后,为什么会受到刺激,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然而,聪明的科学家并没有放过这一发现。他们在设法解决鸡场里鸡群争斗的问题时,想到了给鸡带上有色眼镜的办法。奇怪的是,当鸡戴上红色的眼镜后,整个鸡群会变得异常平静。面对这种现象,科学家们的解释是,如果红色的血会引起鸡的大脑兴奋,那么让它所看到的世界是一片红,血的红色也就不那么明显了。自然,鸡虽然会视线模糊,只见一片红,但是它们再不会急着去争斗,也不怕被同类啄死,彼此反倒相安无事,这样可以让鸡专心坐蛋,提高产蛋量。

公鸡为什么能及时报晓 

公鸡为什么一到清晨就报晓?鸡是否一到天黑就睡觉?日本科学家最近经过研究,第一次在细胞水平上报道了在鸡脑中存在的一种生物钟。日本科学家发现,这种生物钟生长在鸡脑中松果腺细胞里。松果腺是位于大脑和小脑之间,类似松果形状的小内分泌器官。

一到黑夜就分泌出一种叫黑色紧张素的激素。黑色紧张素有抑制哺乳类性腺的作用,在夜长的冬天性腺变小,而到了夏天,性腺就发育。鸟类的活动量也受到黑色紧张素的抑制,如果给鸡蒙上装有黑色紧张素的胶囊,鸡就睡着了。    

日本科学家在试验时,分别取下在12个小时开着灯的房间和12个小时关着灯的房间里喂养的鸡的松果腺加以培养,把它分散成一个个细胞,然后在漆黑和明亮的环境里来调查合成黑色紧张素所需酶的活性。结果证明,每个松果腺及其分散了的一个个细胞都有着生物钟的作用。它们能记忆明、暗的规律,如实地反复,并逐步适应新规律。    

美国科学家在试验中发现,如将麻雀的松果腺摘除,它活动的日周期规律就没有了。如从另一只麻雀为它移植一个松果腺,规律就又恢复了。这证明了日本科学家的说法,即鸟类的生物钟在松果腺细胞里,松果腺控制着鸟类日周期性的活动。    

那么松果腺又是怎样对光产生敏感的呢?日本科学家根据几项实验的结果认为,鸟类能感觉到越过头盖骨的波长的光,光又能促使松果腺细胞膜内外电位差的变化而发生化学反应,这就是生物钟“摆”的作用。

为什么鸡吃小石子

亮亮早晨起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喂家里养的那只大公晤尹鸡,给它稻谷、麦粒吃。可是大公鸡吃着吃着就不吃了,而是去吃小石子、砂粒或煤灰了。亮亮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有好好的稻谷、麦粒不吃,却非要去吃石子、砂子不可呢?原来,鸡没有牙齿,不能把食物嚼碎,只能依靠小石子,砂子等帮助磨碎一下。鸡的身体里有一个小口袋,叫砂囊,里面有许多鸡吃进去的小石子,鸡吃的食物和石子混在一起,就被磨碎了。

磨碎的食物就容易消化吸收了,所以鸡除了吃食物,还要吃小石子。为什么母鸡下蛋后要咯咯地叫亮亮家的母鸡下了一个蛋,母鸡好像非常自豪地挺着胸膛,咯咯咯地叫个不停,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呀,母鸡生一个蛋,是非常不容易的,它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和力气才能完成。所以母鸡生完蛋后,还要在蛋箱休息一会,然后才离开蛋箱。这时候,母鸡感到非常的高兴和自豪,对自己生的蛋充满了母爱,它还要通知它的伴侣——大公鸡,所以就咯咯咯地叫了起来。为什么红脸的母鸡会生蛋亮亮家养了许多只母鸡,他经常和爸爸一起打扫鸡房,喂鸡饲料,爸爸只要一看那些正在抢着吃饲料的鸡,就知道这只是会生蛋的,那只是不生蛋的。亮亮不明白。爸爸怎么知道哪只会生蛋,哪只不会生蛋呢?爸爸说:“红脸的母鸡会生蛋。”    

为什么母鸡脸红就会生蛋呢?原来,母鸡脸的皮肤和其它部位的不一样。脸部的血管特别多,不生蛋的母鸡的血液循环不是很旺盛,所以脸就有些干瘪。而生蛋的时候,母鸡身体里分泌出一种激素,使它的血液循环特别旺盛起来,冠子变大了,脸部的皮肤也变得红了起来,显得特别有精神。所以说,母鸡的脸由苍白变成鲜红色,就表示它快要生蛋了。为什么母鸡多吃小虫会多生蛋    亮亮的爸爸是村里的养鸡能手,他喂养的鸡长得又快,生蛋又多。

爸爸不仅每天给鸡喂饲料喂水,而且还经常把鸡放养在院外,让它们多吃虫子,爸爸有时还捉一些虫子来喂鸡,它们吃得可香呢!亮亮不明白爸爸为什么让鸡吃虫子,爸爸说是为了多生蛋,为什么母鸡多吃虫子会多生蛋呢?    爸爸对亮亮说:“母鸡要生一个蛋是很不容易的,它需要很多的蛋白质、维生素、钙等许多的养分,如果这些养分不足,鸡就不会多生蛋。而小虫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等许多制造鸡蛋的原料,所以母鸡多吃小虫就为它制造鸡蛋补充了大量的原料,所以母鸡就会多生蛋了。”   
 听了爸爸的话,亮亮也捉了许多虫子来喂鸡,它们吃得可香呢!

为什么小鸡刚出壳就会走路和吃东西    

幼儿园的老师带小朋友到养鸡场去参观小鸡是怎样孵出来的。小朋友看着小鸡一只一只地使劲钻出蛋壳,身上的绒毛都是湿的,紧紧贴在身上。可是过一会,绒毛干了,小鸡慢慢站起来,就会东找西找找东西吃了,为什么小鸡刚出壳就会走路和找东西吃呢?    原来,鸡的祖先在“很久很久以前”是生活在大森林里,它们经常把窝筑在地面上,这样就经常遇到森林里其它野兽袭击,所以很不安全。

这种危险的条件,促使它们的子女孵出来就必须尽快掌握行走、飞行和寻找食物的本领。如果刚孵出来的小野鸡在遇到危险时和“妈妈”、“爸爸”跑散了,也可以独立生活,不会饿死。    

后来,人们把它捉来,经过千百年的喂养,就变成了现在的鸡,但它们还保留着野生状态下的一些特征,所以刚出壳的小鸡就会走路和吃东西。